清流山高横碧落,崖石棱层犹铁削。
忆昔南唐始开凿,据守形势真险恶。
殿前虞候有雄略,麾兵飞度谁敢格。
晖凤东门就擒缚,乃知恃险古所薄。
当年意气归萧索,惟有青山宛如昨。
大明德教溢六合,文恬武熙颂声作。
四方无虞闲警柝,关吏何劳守鱼钥。
我常登临驻骓骆,呼酒悠然引孤酌。
怀古时时发大噱,万里天风起寥廓。
清流山高横碧落,崖石棱层犹铁削。
忆昔南唐始开凿,据守形势真险恶。
殿前虞候有雄略,麾兵飞度谁敢格。
晖凤东门就擒缚,乃知恃险古所薄。
当年意气归萧索,惟有青山宛如昨。
大明德教溢六合,文恬武熙颂声作。
四方无虞闲警柝,关吏何劳守鱼钥。
我常登临驻骓骆,呼酒悠然引孤酌。
怀古时时发大噱,万里天风起寥廓。
这首诗描绘了清流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展现了其险峻的地势和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首句“清流山高横碧落,崖石棱层犹铁削”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清流关山高水长、岩石峭立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雄伟壮阔之感。接下来,“忆昔南唐始开凿,据守形势真险恶”则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中,描述了清流关作为战略要地的历史背景。
“殿前虞候有雄略,麾兵飞度谁敢格”通过想象中的场景,展现了清流关在历史上曾是军事重镇,守军勇猛无比,无人敢于挑战。接着,“晖凤东门就擒缚,乃知恃险古所薄”则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件,说明了倚仗险要地形并非长久之计,强调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
“当年意气归萧索,惟有青山宛如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青山依旧,但人事已非。最后,“大明德教溢六合,文恬武熙颂声作。四方无虞闲警柝,关吏何劳守鱼钥”描绘了明朝时期国泰民安、文治武功并举的盛世景象,以及清流关在和平时期的宁静状态。
“我常登临驻骓骆,呼酒悠然引孤酌。怀古时时发大噱,万里天风起寥廓”则是诗人个人的情感抒发,他常常登高远眺,饮酒自娱,对历史发出感慨,感受着天地间的浩瀚与变迁。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故事、个人情感与时代风貌,展现了清流关的独特魅力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坐论朝夕久勤宣,间别何能独恝然。
同事当年今几在,得舆硕果又言旋。
江湖卿乐真饶后,廊庙吾忧讵忘先。
指日翠华临幸处,欢颜前席问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