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犹插高架,檠已弃低墙。
可惜亡三箧,安能读一箱。
自惭伯仁退,不及阿宜长。
但忆初强记,谁知晚健忘。
轴犹插高架,檠已弃低墙。
可惜亡三箧,安能读一箱。
自惭伯仁退,不及阿宜长。
但忆初强记,谁知晚健忘。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理故书二首(其一)》。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颇具深意。
"轴犹插高架,檠已弃低墙。"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书籍被废置的情况,轴是古代竹简或木简的承接部分,而檠则是收纳文书的器物。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现了书籍由原来的尊贵与重视到现在的冷落弃置。
"可惜亡三箧,安能读一箱。" 这里“三箧”指的是大量的书籍,而“一箱”则是极少量的书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失去大部分藏书的遗憾和难过,同时也强调了即便剩下很少的书籍,读起来也是不易的事情。
"自惭伯仁退,不及阿宜长。" 这两句是诗人自嘲,对比古代圣贤之人,如孔子的弟子伯仁、阿宜等,他们的学问和德行都相当高尚,而自己则远远不如,表达了一种自卑和对先贤的敬仰。
"但忆初强记,谁知晚健忘。" 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年轻时记忆力强,能够牢记很多知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下降,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个人能力衰退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书籍的废弃和个人的学问之不足,更透露出时代变迁、个人境遇变化以及对于知识与记忆的深刻反思。
金塘含绿水,中有双鸳鸯。朝唼蘋藻叶,夕宿兰?傍。
惊飞乍抉起,反顾复成行。
飘风西北来,吹我东南乡。
雄飞坠毛羽,身殒天一方。
雌鸣慕俦匹,啁噍独彷徨。
宁同比翼死,不忍两分张。
闽中有淑媛,姆教夙所将。
十七为君妇,衿缨上高堂。
十九君见违,呼天绝其肮。
君若江上舟,妾似舟上樯。
但知随所往,玄台共翱翔。
禽鸟有至性,斯人讵能忘。
我欲永言之,祇恐听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