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理故书二首·其一》
《理故书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轴犹插高架,檠已弃低墙。

可惜亡三箧,安能读一箱。

自惭伯仁退,不及阿宜长。

但忆初强记,谁知晚健忘。

(0)
注释
轴:书架。
犹:仍然。
插:竖立。
高架:高大的书架。
檠:灯架或读书用的支架。
已:已经。
弃:抛弃。
低墙:矮墙。
亡:丢失。
三箧:三大箱书。
安能:怎能。
一箱:一箱书。
惭:感到惭愧。
伯仁:比喻有才华的人。
退:退缩。
阿宜: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指代有毅力的人。
长:长久坚持。
忆:回忆。
初:当初。
强记:记忆力强。
晚:晚年。
健忘:记忆力衰退。
翻译
书架依然竖立,檠台已被遗忘在矮墙边。
可惜丢失了三大箱书籍,怎能再打开一箱阅读。
我自感羞愧,如同伯仁退缩,不如阿宜年长时的坚持。
只能回忆起当初的记忆力强,却不知晚年记忆力衰退。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理故书二首(其一)》。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颇具深意。

"轴犹插高架,檠已弃低墙。"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书籍被废置的情况,轴是古代竹简或木简的承接部分,而檠则是收纳文书的器物。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现了书籍由原来的尊贵与重视到现在的冷落弃置。

"可惜亡三箧,安能读一箱。" 这里“三箧”指的是大量的书籍,而“一箱”则是极少量的书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失去大部分藏书的遗憾和难过,同时也强调了即便剩下很少的书籍,读起来也是不易的事情。

"自惭伯仁退,不及阿宜长。" 这两句是诗人自嘲,对比古代圣贤之人,如孔子的弟子伯仁、阿宜等,他们的学问和德行都相当高尚,而自己则远远不如,表达了一种自卑和对先贤的敬仰。

"但忆初强记,谁知晚健忘。" 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年轻时记忆力强,能够牢记很多知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下降,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个人能力衰退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书籍的废弃和个人的学问之不足,更透露出时代变迁、个人境遇变化以及对于知识与记忆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白头吟四首·其二

大车乘驷马,扬扬汉天使。

不记当垆日,辛苦临邛肆。

(0)

邺下秋怀

风尘劳客计,词赋寄乡愁。

雁避燕山雪,人经邺地秋。

几年多放浪,万古自沉浮。

抱膝成孤啸,苍凉月近楼。

(0)

五杂俎·其一

五杂俎,酝盈瓿。往复还,脱巾走。不得己,刃及首。

(0)

七月晦日同诸子大雨游三髻山鼓御风之章·其一

千山雷雨震天门,万壑飞流万马奔。

莫道游人魂欲断,瑶琴石室倒琼樽。

(0)

挽郑烈妇

金塘含绿水,中有双鸳鸯。朝唼蘋藻叶,夕宿兰?傍。

惊飞乍抉起,反顾复成行。

飘风西北来,吹我东南乡。

雄飞坠毛羽,身殒天一方。

雌鸣慕俦匹,啁噍独彷徨。

宁同比翼死,不忍两分张。

闽中有淑媛,姆教夙所将。

十七为君妇,衿缨上高堂。

十九君见违,呼天绝其肮。

君若江上舟,妾似舟上樯。

但知随所往,玄台共翱翔。

禽鸟有至性,斯人讵能忘。

我欲永言之,祇恐听者伤。

(0)

盐城初夏,雨中诵“不知春去几多时,纱窗几点黄梅雨”之句,用赋十四首·其九

连朝风雨度沧江,接地烟云暗海邦。

王事沈郎仙棹迥,白头半夜倚寒窗。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