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岸通舟沟样窄。避大江、横天风色。
画桨徐开,蒲帆叠起,不怕浪高千尺。
便作芦中人也得。愿毕生、钓鱼而食。
遮莫相呼,掉头不应,只读楚骚周易。
荻岸通舟沟样窄。避大江、横天风色。
画桨徐开,蒲帆叠起,不怕浪高千尺。
便作芦中人也得。愿毕生、钓鱼而食。
遮莫相呼,掉头不应,只读楚骚周易。
这首清代李符的《夜行船·由鲁港至三山夹,从芦苇行二十里》描绘了一幅夜晚乘舟在狭窄的水道中穿行的画面。"荻岸通舟沟样窄"写出了航道的狭小,如同沟渠,暗示了旅途的艰辛。"避大江、横天风色"则描绘出江面广阔,风势强烈,舟行其中需要小心翼翼。
"画桨徐开,蒲帆叠起,不怕浪高千尺"展现了船夫们的技艺和决心,即使面对千尺巨浪,他们也能从容应对。接下来的"便作芦中人也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即使过上渔夫般的生活,也在所不惜。
"愿毕生、钓鱼而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他愿意终身以钓鱼为生,享受自然的宁静。然而,"遮莫相呼,掉头不应,只读楚骚周易"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专注,即使有人呼唤,他也选择沉浸于读书之中,沉浸在古代经典如《楚辞》和《周易》的世界里,体现了他的志趣和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舟行经历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