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楼三首·其二》
《北楼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孤堞神坰畔,平原岁琯阴。

惊麇时易薮,倦鸟即投林。

日舍翻车恨,天旄伏枥心。

蓬池八十首,半是为登临。

(0)
翻译
孤独的城楼坐落在广阔的田野边,岁月在冬季的管乐器声中悄然流逝。
麋鹿因季节变化而时常迁移,疲倦的鸟儿飞回森林栖息。
阳光下农田灌溉的场景让人遗憾无法实现,天子的旌旗象征的权力如今只能在马厩中想象。
我写下八十首诗篇,其中一半是为了登高望远的感慨。
注释
孤堞:孤独的城楼。
神坰畔:广阔的田野边。
岁琯阴:冬季的时光。
惊麇:迁徙的麋鹿。
易薮:时常迁移。
倦鸟:疲倦的鸟儿。
投林:飞回森林。
日舍:阳光下的农田。
翻车恨:对无法灌溉的遗憾。
天旄:天子的旌旗。
伏枥心:无力施展的雄心。
蓬池:八十首诗篇。
登临:登高望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孤独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哀愁与思念。"孤堞神坠畔"一句,设定了边关的寂寥与险峻,"平原岁月阴"则渲染出时间流逝、气氛沉重的氛围。

诗中的"惊麇时易薮"和"倦鸟即投林"两句,以动物行为隐喻人心,表达了边关将士警觉而又孤独的生活状态。麋鹿因惊吓而躲藏于荆棘丛中,显示出战争与动乱的氛围;而倦鸟投林,则反映出求安稳的心理。

"日舍翻车恨"一句,用日落时分辨不清的轮廓比喻对过往时光的留恋和哀愁,"天旄伏枥心"则描绘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深。

最后两句"蓬池八十首,半是为登临",显示出诗人在寂寞中寻找抒情的出口,通过写作来慰藉自己,也许是在期待着能够有一日重返故土或与亲人团聚的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沉、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边塞将士对于家园的思念,以及战争氛围下孤独与哀愁的情感。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生查子·其二

霜寒月满窗,夜永人无寐。

绛蜡有馀情,偏照鸳鸯被。

看尽旧时书,洒尽今生泪。

衙鼓已三更,还是和衣睡。

(0)

卜算子·其五

重重雪外山,渺渺烟中路。

路转山横无尽愁,正是分携处。

望极锦中书,肠断鱼中素。

锦素沈沈两未期,鱼雁空相误。

(0)

冷田村

蓑下清风笠下烟,一篙三板插秧船。

田家午馌行厨薄,尽在青裙两担肩。

(0)

朝中措·其三游王沅州山亭

清江绕舍竹成阴。秋日共登临。

地与主人俱胜,情如酒盏方深。

故园何处,时因望眼,聊寄归心。

抖擞一襟凉韵,不教簿领尘侵。

(0)

御苑采茶歌十首·其八

龙焙夕薰凝紫雾,凤池晓濯带苍烟。

水芽只自宣和有,一洗枪旗二百年。

(0)

游武夷山

我来武夷山,远意起千古。

尝疑混沌开,疏凿未经禹。

峡山犹古梁,洪涛莽回互。

行舟留大壑,营巢馀断树。

垠崖波涛痕,隐隐皆可睹。

陶然上古民,要服固深阻。

秦威何桓桓,薄海犹广土。

六合皆涌沸,一枝岂宁处。

尝言十三君,隐隐避秦侣。

一日厌尘寰,泠然遂高举。

上山娱宾云,下山满豺虎。

神仙何渺茫,虹桥想虚语。

桃源亦其类,好事自誇诩。

风气日已开,蛇断出真主。

遂令闽山陬,尽入职方宇。

汉志名始彰,祠堂用鱼脯。

流传世代久,琳宫粲衣羽。

至今此名山,号为神仙府。

恭惟我遁翁,辞辟厥功溥。

于焉卜精庐,溪山九曲五。

图书尽在是,斯地俨邹鲁。

我以负笈生,来兹有年数。

自惭仁智心,未睹高深趣。

斯游亦何意,会心觊真遇。

侃侃平生友,惠然肯来顾。

携手敦夙好,抗志企遐慕。

招我山中游,兹游适予素。

巍巍大隐屏,屹屹天一柱。

前瞻晚对亭,考槃固其所。

何当同心人,相与薙榛莽。

长松期岁寒,脩竹倚日莫。

我自爱此山,踌躇不忍去。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