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主门生四十年,江湖契阔几风烟。
同朝再接鸳行里,握手相看鹤发前。
误喜论诗追旧事,不知呼酒是离筵。
老怀只作还山梦,输与先生早著鞭。
座主门生四十年,江湖契阔几风烟。
同朝再接鸳行里,握手相看鹤发前。
误喜论诗追旧事,不知呼酒是离筵。
老怀只作还山梦,输与先生早著鞭。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送赵民则少监提举二首(其二)》。诗中流露出一种淡然超脱的生活态度和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座主门生四十年,江湖契阔几风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赵民则之间长达四十年的交情,如同坐主(即主人)与门生(学生或弟子)的关系,在广阔的江湖世界中,他们的情谊经历了无数的风霜。
"同朝再接鸳行里,握手相看鹤发前。"
这里描绘了一幅诗人与赵民则重逢旧地,共同回忆往事的情景。在同一朝代里,他们像鸳鸯一样再次相遇,紧握双手,对视着彼此苍白的头发,感慨万分。
"误喜论诗追旧事,不知呼酒是离筵。"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与赵民则讨论诗歌、回忆往昔时,不知不觉中酒已经斟酌出来,是为别离而设的筹备。
"老怀只作还山梦,输与先生早著鞭。"
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的淡泊名利之心,只愿将自己的心境比喻成归隐山林的梦想。而对于赵民则提举一职,他则是早早地为其加油打气,如同在马匹身上加鞭,鼓励他早日成功。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是杨万里深情厚谊的写照。
百里尽平壤,兹山忽中蟠。
谽谺得宏深,迂徐纳平宽。
僧坊隐其腹,崇搆居桓桓。
立神卫觚棱,缘云置阑干。
我来玄冬交,榜舟起微澜。
天连黄沙白,露委青林丹。
地无车马尘,松筠政坚完。
苍然后凋意,彼此不厌看。
稍稍陟其崖,探源汲清寒。
恭惟桑苧翁,出处良独难。
帝青九万里,冥飞见脩翰。
空留雪泥迹,莫究清净观。
煮茗涤烦暑,晏然有馀欢。
自古高节士,无如严子陵。
客星耀寒芒,归隐不可徵。
妇人守妇节,之死矢不二。
以节加今名,或顺或婉懿。
舍是而曰高,高岂在闺壸?
由名斯究实,于义窃未稳。
袁母陈氏媪,一邑称淑贤。
训儿昌家基,母老雪满颠。
岩岩高节楼,枅栱绚云日。
一赋柏舟诗,千古保贞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