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罗罗、水烟千顷。夜来初浣篱径。
紫艳红芳,屋角墙头相映。
草香小巷入都迷,竹暗层扉敲谁应。
浅漾风帘,爱他草阁,居然舴艋。幽栖不似尘境。
只閒驱菊蠹,小除松瘿。湿翠难名,到此万缘真冷。
牙签乱插道书香,板桥对掩僧庐靓。
惆怅曾分,半榻莺声,一杯花影。
有罗罗、水烟千顷。夜来初浣篱径。
紫艳红芳,屋角墙头相映。
草香小巷入都迷,竹暗层扉敲谁应。
浅漾风帘,爱他草阁,居然舴艋。幽栖不似尘境。
只閒驱菊蠹,小除松瘿。湿翠难名,到此万缘真冷。
牙签乱插道书香,板桥对掩僧庐靓。
惆怅曾分,半榻莺声,一杯花影。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与友人在东郊访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友情之深。
首先,“有罗罗、水烟千顷”,开篇即以广阔的景象引入,仿佛置身于一片浩渺的烟波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夜来初浣篱径”则将视线拉近,描绘夜晚洗涤篱笆小径的场景,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心呵护,也暗示了对清新环境的喜爱。
接着,“紫艳红芳,屋角墙头相映”,色彩对比鲜明,紫红的花朵在屋角与墙头相互辉映,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也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与和谐共生。“草香小巷入都迷,竹暗层扉敲谁应”,小巷中弥漫着草木的香气,竹林深处的门扉被轻轻敲响,却无人应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意境。
“浅漾风帘,爱他草阁,居然舴艋”,风吹动帘子,轻柔地拂过,草阁如同小舟般轻盈,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轻盈与自由。“幽栖不似尘境”,诗人将自己所处的环境与世俗的喧嚣进行对比,强调了这里的一份宁静与超脱。
“只閒驱菊蠹,小除松瘿”,通过“驱菊蠹”、“小除松瘿”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照料,同时也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湿翠难名,到此万缘真冷”,湿润的翠绿难以言表,来到此处,所有的杂念似乎都变得淡然,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牙签乱插道书香,板桥对掩僧庐靓”,书架上散落着书籍,散发出浓郁的书香,与对面掩映的僧庐形成和谐的画面,进一步突出了文化与自然的融合。“惆怅曾分,半榻莺声,一杯花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慨,莺啼花影,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
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
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
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
上自非相顶,下及风水轮。
胎卵湿化类,蠢蠢难具陈。
弘愿在救拔,大悲忘辛勤。
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
抉开生盲眼,摆去烦恼尘。
烛以智慧日,洒之甘露津。
千界一时度,万法无与邻。
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
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
诗成闇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
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