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张问给事喜雨》
《次韵张问给事喜雨》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已收蚕麦无多日,旋喜山川同一云。

禾黍趁时青覆垄,池塘流润渌生文。

两宫尚废清晨集,中禁初消永夜薰。

仓粟半空民望足,深耕疾耨肯忘君。

(0)
注释
无多日:不多的日子。
旋喜:立刻欢喜。
同一云:同在一片云下。
禾黍:稻谷和高粱。
青覆垄:绿色覆盖田垄。
渌生文:水面泛起波纹。
两宫:皇宫。
清晨集:早朝。
初消:渐渐消散。
民望足:百姓期盼富足。
疾耨:勤劳耕作。
肯忘君:不会忘记您。
翻译
农事刚刚结束不久,又欣喜山河笼罩同一片云雾。
稻谷和高粱趁着好时节,绿意盎然覆盖田垄,池塘水清,波纹荡漾。
皇宫中的早朝还未恢复,深宫内院的夜晚气息渐渐消散。
仓库里的粮食只剩一半,百姓期盼丰足,他们愿意辛勤耕作,不会忘记您的恩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张问给事喜雨》。诗人以欢快的笔触描绘了雨后丰收在望的景象,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君主的期待。

首句“已收蚕麦无多日”,点出农事即将进入收获阶段,而雨的到来为这一时刻增添了喜悦。接着,“旋喜山川同一云”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清新景象,山川都被乌云笼罩,仿佛与人们共享这份喜悦。

“禾黍趁时青覆垄”描绘了雨后稻谷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显示出大自然的恩赐。接下来,“池塘流润渌生文”则写出了雨水滋润了池塘,水面泛起涟漪,如同水面上的文字,生动形象。

“两宫尚废清晨集,中禁初消永夜薰”暗指朝廷因雨而暂时停止了早朝活动,连皇宫中的熏香也显得多余,反映出雨带来的宁静和祥和气氛。

最后,“仓粟半空民望足,深耕疾耨肯忘君”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丰衣足食的期盼,希望他们能在雨后辛勤耕作,不忘国家和君主的恩惠。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农田的繁荣景象,寄寓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期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农业丰收和国泰民安的深深向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泊盈川步头舟中酌酒五首·其四

苍苍烟画千岩秀,泛泛花流一水长。

会向武陵寻避世,此身已是捕鱼郎。

(0)

枕上

市楼春睡厌都城,车毂喧喧枕上声。

此夜客情还冷淡,一林风露夏鸡鸣。

(0)

蒲中杂咏.御波亭

泠然我欲御波行,身世由来水上萍。

好笑安期空狡狯,犹须赤鲤渡沧溟。

(0)

端友和临要阁诗再次韵五首·其四

宿霭初收一卷帘,万山腾沓拥飞檐。

静看野色连苍竹,便觉闲中气味添。

(0)

邓季明挽词三首·其二

它时肤使早还乡,驻节旁连避世墙。

雁序风标莲破萼,凤雏衣袂桂飘香。

花边对酒春难老,竹里围棋日自长。

曾共国人歌友爱,伤心重到棣华堂。

(0)

眉溪与光祖共谈得四绝句·其一

乾坤今古自昭然,此意何劳密处论。

不是逢人喜倾倒,正应公事合公言。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