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台下东西道,紫燕矜誇银勒好。
长沟漾晴晴不尽,碧草迷人人易老。
楼上迎春又送春,邯郸女儿娇翠颦。
一声鶗鴂凤城曙,满眼芳洲生白蘋。
柔桑绕舍麦如尾,锦雉将雏梅结子。
为问归耕海上田,何如但索长安米。
黄金台下东西道,紫燕矜誇银勒好。
长沟漾晴晴不尽,碧草迷人人易老。
楼上迎春又送春,邯郸女儿娇翠颦。
一声鶗鴂凤城曙,满眼芳洲生白蘋。
柔桑绕舍麦如尾,锦雉将雏梅结子。
为问归耕海上田,何如但索长安米。
这首《送春词》由元代诗人王沂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与情感。
首先,“黄金台下东西道,紫燕矜夸银勒好。”以黄金台象征繁华之地,紫燕在银色马勒上自夸,展现了一幅富贵与骄傲并存的画面,预示着春天的繁华即将过去。
接着,“长沟漾晴晴不尽,碧草迷人人易老。”长河在晴空下波光粼粼,碧绿的草地让人迷失,暗示时光流逝,青春易逝。这里运用了“晴”和“碧草”来象征春天的美好,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楼上迎春又送春,邯郸女儿娇翠颦。”描述了楼上女子迎接春天的到来,却又在春天即将离去时愁眉不展,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不舍之情。
“一声鶗鴂凤城曙,满眼芳洲生白蘋。”鶗鴂(tí jué)是春天结束的标志,其啼声预示着春天的结束。而“白蘋”则代表了春天的植物,满眼皆是,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这一句通过鶗鴂的啼叫和白蘋的生长,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
“柔桑绕舍麦如尾,锦雉将雏梅结子。”柔桑环绕着农舍,麦苗如同尾巴般生长,锦雉带着雏鸟,梅花结出果实。这些细节描绘了春天的田园风光,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最后,“为问归耕海上田,何如但索长安米。”诗人以“归耕海上田”与“但索长安米”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都市生活的无奈。这里“海上田”象征着宁静与自由,“长安米”则代表了繁华与压力。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送春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自然与生活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