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相深求治,明公独爱民。
三江不用武,两郡且行春。
陇麦连村好,池秧得雨频。
数州飘泊者,来此避风尘。
上相深求治,明公独爱民。
三江不用武,两郡且行春。
陇麦连村好,池秧得雨频。
数州飘泊者,来此避风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思熟虑的宰相和一位关爱百姓的地方官员形象。"上相深求治"表达了对宰相致力于国家治理的敬意,而"明公独爱民"则强调了地方官员谢雪坡太守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接下来的诗句"三江不用武,两郡且行春"暗示了和平时期,通过施行仁政让百姓享受宁静与复苏,如同春天的到来。
"陇麦连村好,池秧得雨频"进一步描绘了丰收在望的田园景象,麦田连片,稻秧在雨水的滋润下生长旺盛。最后两句"数州飘泊者,来此避风尘"揭示了诗人对于那些因战乱或困苦而流离失所的人们,这里成为了他们寻求安宁的避风港。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官员们的明智决策和对民生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元代社会相对安定的一面。
几日春阴,等闲辜负芳菲节。
小阑静日更无人,只见花飞雪。满地榆钱堆积。
柳丝长、暮烟云碧。蓬山路远,雁字无凭,金钱暗掷。
一枕馀酲,嫩寒锁梦慵无力。
起来心事正阑珊,毕竟和谁说。旧恨新愁■■。
更何堪、啼鹃声切。一番细雨,几夜狂风,春归无迹。
柳阴阴处,恰黄鹂三请。为写司空那诗品。
算词锋剪彩,心眼缫丝,才著就、大集江东香茗。
好花开姊妹,联袖题襟,翰墨因缘更侥幸。
赠答粉奁边,牙拨银筝,愿删去、别离情境。
料伯玉盘中读回文,早四角中央,目迷云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