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生怕染京尘,乞得江湖老此身。
无用将从樗栎伍,有家愿与鹭鸥邻。
陶潜避世非为菊,张翰思吴岂在莼。
夜月几回劳北望,关心国事涕沾巾。
素衣生怕染京尘,乞得江湖老此身。
无用将从樗栎伍,有家愿与鹭鸥邻。
陶潜避世非为菊,张翰思吴岂在莼。
夜月几回劳北望,关心国事涕沾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的《归》。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首联“素衣生怕染京尘,乞得江湖老此身。”以素衣象征清白高洁的品性,表达了诗人不愿被官场污浊所染,渴望远离尘嚣,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里“京尘”比喻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纷扰,“江湖”则代表了自由与宁静的自然生活。
颔联“无用将从樗栎伍,有家愿与鹭鸥邻。”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理想。他自比为无用之材,愿意与平凡的树木为伍,象征着不求功名利禄,只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他希望与鹭鸥为邻,鹭鸥象征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颈联“陶潜避世非为菊,张翰思吴岂在莼。”引用了陶渊明和张翰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陶渊明因不满官场黑暗而归隐田园,张翰因思念家乡美味的莼菜而辞官。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并非为了逃避现实或追求美食而选择归隐,而是出于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渴望。
尾联“夜月几回劳北望,关心国事涕沾巾。”表达了诗人虽已归隐,但心中仍牵挂着国家的命运。每当夜晚仰望明月,他都会感到忧虑和悲伤,泪水沾湿了衣襟。这体现了诗人虽远离官场,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并未消减。
综上所述,这首《归》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