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勉和筹堂来韵·其三》
《勉和筹堂来韵·其三》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四海男儿得志时,归来一段话新奇。

野人不管兴亡事,饮恨闲看老杜诗。

(0)
鉴赏

这首诗《勉和筹堂来韵(其三)》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个人得失与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

首句“四海男儿得志时”,描绘了在广阔天地间,那些意气风发、志得意满的男儿形象。这里的“得志”不仅指事业上的成功,也暗含了个人理想得以实现的满足感。然而,紧接着的“归来一段话新奇”却透露出一种微妙的转折,似乎在说,当这些男儿功成名就后,他们的话语中开始融入了新的、或许更为深刻的见解或感悟。

“野人不管兴亡事”,则以旁观者的视角,指出那些深陷权力与利益漩涡中的“四海男儿”,往往忽视了更宏大的历史进程与社会变迁。这里的“野人”并非贬义,而是比喻那些超脱于世俗纷争之外的人,他们可能更加专注于内心世界,或是对世间万象有着更为超然的理解。

最后,“饮恨闲看老杜诗”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诗人引用杜甫的诗句,似乎是在暗示,那些深陷功名利禄的“四海男儿”,在回首往事时,可能会因未能超越世俗的束缚而感到遗憾。而“闲看老杜诗”则意味着,真正的智慧与解脱,往往来自于对历史、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得失与历史兴亡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的呼唤。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月夜赠伯氏叔季氏山人以言

欢游美清夜,高会良在兹。

金飙薄绮棂,鲜云荡华池。

凉气发乔林,湛露零丹蕤。

皎月升前隅,中庭粲其辉。

密亲既已具,兰友相攀追。

繁音岂不奏,所乐吹埙篪。

齐愿等金石,皓首长不暌。

(0)

赠汪氏赴琅邪

初景照城阙,垂杨荫广陌。

孤鸟绕树鸣,旦出送征客。

感物怆离乖,逐往思羽翮。

各天从此始,喟然叙畴昔。

(0)

崔二丈园亭

芳园甫营葺,修竹稍阴翳。

村径入沙平,柴门俯江闭。

惠风荡炎氛,微雨续新霁。

好鸟时相鸣,疏花还自媚。

于焉一徜徉,颇惬幽人意。

宁违官府期,且与邻翁醉。

(0)

琴泉诗

谷口有鸣泉,匣中有素琴。

鼓之互相荡,和为太古音。

松风生轻涛,流月照前林。

美人洞物理,三叹轻华簪。

质任谢嚣凡,咏赏发尘襟。

高山与流水,所以足吾心。

(0)

张节妇诗

妾面君未识,妾心君岂知。

君死妾独存,谁当知妾悲。

父母生我时,愿我有所归。

生死向君家,终我百岁期。

我非慕共姜,我非师伯姬。

自怜有此心,不忍分两岐。

皇天闵茕弱,回光照孤闱。

大字表贞节,黄金铸门楣。

我女谅非妇,拜命惭恩私。

翻思摧裂初,一死真如饴。

馀生已多祜,宁复知此为。

贤者有备责,妾人无悔辞。

永抱一寸丹,千秋从是非。

(0)

五月十一日晚坐纳凉漫书

小楼阛阓中,炎日如火炽。

偶兹西窗雨,开襟涤烦思。

晚色兼新凉,随风一时至。

须臾雨脚收,眼界益清媚。

九陌尘尽消,城阙郁苍翠。

玉河蒲苇森,琼岛烟霞䆳。

坐久渐昏黑,片月忽照地。

呼儿具杯酒,涓滴辄已醉。

幽景方自适,外物皆可弃。

却笑南华仙,犹为漆园吏。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