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挂席下沧溟,是处名山适性灵。
胜地暂依三竺紫,高天遥望五台青。
中林伏虎云生座,绝涧寻龙月满瓶。
若见文殊劳寄语,法门何日拟谈经。
寒风挂席下沧溟,是处名山适性灵。
胜地暂依三竺紫,高天遥望五台青。
中林伏虎云生座,绝涧寻龙月满瓶。
若见文殊劳寄语,法门何日拟谈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秋季出游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圣地的向往。首句“寒风挂席下沧溟”以寒风拂过帆布,象征着僧人开始他的旅程,向着广阔的海洋(这里比喻未知或远方)出发。接下来,“是处名山适性灵”则表达了僧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愿望,无论身处何处的名山大川,都能成为他精神栖息之所。
“胜地暂依三竺紫,高天遥望五台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三竺紫代表了佛教圣地之一的普陀山,而五台青则是指五台山,都是佛教徒心中的圣境。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僧人对佛教圣地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在旅途中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中林伏虎云生座,绝涧寻龙月满瓶”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僧人在旅途中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中林伏虎,云生座,意味着在密林深处,僧人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相处;绝涧寻龙,月满瓶,则是他在深谷中寻找神秘之物,月光洒满瓶子,既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也寓意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最后,“若见文殊劳寄语,法门何日拟谈经”表达了对文殊菩萨的敬仰之情,并期待有机会深入探讨佛法。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此处寄语,既是向文殊菩萨的祈愿,也是对自己修行之路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旅行过程中的自然景观和内心体验的描绘,展现了其对佛教精神的追求与对自然美的欣赏,充满了禅意和哲思。
高堂政在玉山南,竹色梧阴积翠岚。
秀结紫芝云作盖,光生珠树玉如蓝。
每劳飞鸟花间使,时有翔鸾月下骖。
客至酒尊聊剧饮,僧来麈尾听清谈。
行杯长待纤歌发,分韵还将险字探。
佛印固知元九九,文殊何必说三三。
莫忘石上三生约,且尽山中十日酣。
当槛荷开香屡度,隔床花落雨同毵。
鹿门何处真成隐,鸡舌他年自可含。
送别江亭折杨柳,西风应愧雪盈簪。
列郡歌岑晊,孤城颂李膺。
文华仙掌露,人品玉壶冰。
画本黄荃学,诗兼毕曜能。
关河千里道,风雨十年灯。
荐鹗知无忝,登龙贵早承。
朔云低紫禁,东璧映青绫。
郎署新帷幄,儒门古豆登。
鼋梁初隐见,羽檄遂飞腾。
军事诸曹服,元僚太守称。
芙蓉秋独卧,骠骑日同兴。
众仰宽民力,谁堪作帝肱。
扫除尘澒洞,屏蔽雪侵陵。
野戍销锋镝,田家罢棘矜。
昆崙天柱正,宸极泰阶升。
顾此心常切,多君兴远乘。
崇桃红雾敛,丰草绿波增。
喻蜀汉司马,归吴张季鹰。
宦情轻比蜕,行色澹于僧。
三洞金晶发,双溪白练澄。
过家饶赏咏,来纸细缄縢。
《送郡知事李仲常还金华》【元·王逢】列郡歌岑晊,孤城颂李膺。文华仙掌露,人品玉壶冰。画本黄荃学,诗兼毕曜能。关河千里道,风雨十年灯。荐鹗知无忝,登龙贵早承。朔云低紫禁,东璧映青绫。郎署新帷幄,儒门古豆登。鼋梁初隐见,羽檄遂飞腾。军事诸曹服,元僚太守称。芙蓉秋独卧,骠骑日同兴。众仰宽民力,谁堪作帝肱。扫除尘澒洞,屏蔽雪侵陵。野戍销锋镝,田家罢棘矜。昆崙天柱正,宸极泰阶升。顾此心常切,多君兴远乘。崇桃红雾敛,丰草绿波增。喻蜀汉司马,归吴张季鹰。宦情轻比蜕,行色澹于僧。三洞金晶发,双溪白练澄。过家饶赏咏,来纸细缄縢。
https://shici.929r.com/shici/yfkAEkbr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