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堕霜空发上亭,土牛今日却鞭春。
六花度腊悭呈瑞,二麦何时饱食新。
四序斡旋均一气,万殊元化托洪钧。
已烦元帅调新律,早愿三边静战尘。
月堕霜空发上亭,土牛今日却鞭春。
六花度腊悭呈瑞,二麦何时饱食新。
四序斡旋均一气,万殊元化托洪钧。
已烦元帅调新律,早愿三边静战尘。
这首宋代程公许的《立春》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新的一年丰收和和平的期盼。首句“月堕霜空发上亭”以月落霜天、亭台寂静的冬夜起笔,营造出清冷的氛围。次句“土牛今日却鞭春”中,“土牛”是古代习俗,象征春天的到来,诗人借此寓意立春的到来,期待春耕的开始。
“六花度腊悭呈瑞”中的“六花”指雪花,腊月过后未能带来丰年的好兆头,表达了诗人对瑞雪的渴望。“二麦何时饱食新”则转而关注农业,希望小麦能早日丰收,百姓得以饱食。
“四序斡旋均一气,万殊元化托洪钧”两句,将四季轮回与宇宙大道相联系,说明自然法则的运行,万物生长都依赖于天地间的宏大规律。“洪钧”即天地,这里寓指造物主。
最后,“已烦元帅调新律,早愿三边静战尘”表达诗人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希望军事领袖能够调整策略,使得边境安宁,不再有战乱,人民可以安心享受春耕秋收的和平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立春为引,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寄寓了社会民生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