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其四》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其四》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通州海内恓惶地,司马人间冗长官。

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

剑埋狱底谁深掘,松偃霜中尽冷看。

举目争能不惆怅,高车大马满长安。

(0)
注释
通州:唐朝时期的地名,今河南浚县一带。
恓惶:形容处境艰难,不安定。
司马:古代官职,这里指诗人自己。
冗长官:冗余而无实权的官职。
伤鸟:比喻遭受挫折的人。
弦:这里指弓箭,象征威胁或惊吓。
卧龙:比喻有才能但未得施展的人。
无水动应难:没有条件或机会来发挥才能。
剑埋狱底:象征才能被埋没。
谁深掘:没有人去发掘或赏识。
松偃:松树倒下,比喻衰败或无人关注。
霜中尽冷看:在寒冷环境中被人冷漠对待。
举目:抬头看。
惆怅:心情悲伤,失落。
高车大马:豪华的车马,象征权贵和富人。
满长安:长安是唐朝都城,这里指权贵充斥整个都城。
翻译
通州是个令人忧心的地方,我在这里做司马官职太过冗余。
受伤的鸟被弦声惊扰不得安宁,如同卧龙没有水难以施展才能。
宝剑深埋在牢狱之下有谁能挖掘,松树在寒霜中枯萎,无人问津。
抬头望去怎能不感到惆怅,权贵们乘坐高车骏马挤满了长安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后的萧瑟与荒凉景象,以及诗人对此的感慨。"通州海内恓惶地,司马人间冗长官"两句通过设定场景,展现了战争导致的地方荒废和官吏的繁多,反映出战乱后社会的混乱与衰败。

接着的"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两句,则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困惑与无奈。伤残的鸟儿无法在弓箭下飞翔,卧龙失去了泉水,无法自由活动,这些意象传递出一种力量被剥夺、生命力受损的情形。

"剑埋狱底谁深掘,松偃霜中尽冷看"两句,诗人通过剑和松树的寂静与冷清,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冷漠无情。剑埋藏在监牢之下,象征着武力与勇气被束缚;霜冻后的松树则是时间流逝后自然景观的冷清。

最后"举目争能不惆怅,高车大马满长安"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与不平。眼前的一切都让人感到悲伤,而京城中的繁华景象与自己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的复杂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战后的废墟和个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对时代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醉落魄/一斛珠

轻黄澹绿。可人风韵闲装束。多情早是眉峰蹙。

一点秋波,闲里觑人毒。桃花庭院光阴速。

铜鞮谁唱大堤曲。归时想是樱桃熟。

不道秋千,谁伴那人蹴。

(0)

菩萨蛮·其十三舣舟采石

十年长作江头客。樯竿又挂西风席。白鸟去边明。

楚山无数青。倒冠仍落佩。我醉君须醉。

试问识君不。青山与白鸥。

(0)

宿难老堂

漆园秋净夜堂虚,偶伴横林隐者居。

纸绉白云垂帐厚,荻筛明月下帘疏。

玉棋子夺三军令,金剪刀翻数体书。

疏广拂衣惭不早,芰荷舟舫草茅芦。

(0)

李梅涧雪夜留饮

拥炉收案牍,市远隔諠哗。

妓唱新填曲,僮分旋碾茶。

花枝承雪重,烛焰受风斜。

僦屋为官舍,更深酒更赊。

(0)

读潘郎文卷

霜鬓我犹谪宦,猬须子合封侯。

老拙何劳咄咄,疏慵且复悠悠。

(0)

谪官

谪官成吏隐,古寺度高秋。

寒灯明夜室,清坐闻更筹。

裘葛屡往还,感彼岁月遒。

吾意方有会,谁能赋离忧。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