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山白云歌送周熙穆高士归天台省亲时寓玄妙观》
《青山白云歌送周熙穆高士归天台省亲时寓玄妙观》全文
明 / 张以宁   形式: 古风

扬州冬雨泥一尺,老子宫前红叶积。

手持青山白云之画图,道人别我将远适。

天台山高云冥冥,千年古铁立石壁。

甘棠圃废蔓草深,寂寞前朝参政宅。

玄孙今者著黄冠,朱户昔时罗画戟。

图书虹气散如烟,故山青青云白白。

尔家父老鬓如丝,斸山采云人不识。

一别几年不相见,寸心千里长相忆。

归将双橘寿高堂,青山白云俱动色。

龙虎之山隔风雨,道人此中炼精魄。

他年拔宅上云中,此日看云意悽恻。

太华峰头见夜日,三岛微青乱波赤。

道逢平叔烦语之,老夫曾是天台客。

(0)
鉴赏

这首明代张以宁的《青山白云歌送周熙穆高士归天台省亲时寓玄妙观》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扬州冬雨中的景色和对友人即将归省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与祝福。首句“扬州冬雨泥一尺”渲染了离别的凄清氛围,接着“老子宫前红叶积”以红叶寓意岁月流转,暗示友人归乡的季节。

诗人运用“手持青山白云之画图”描绘出一幅山水画卷,寓言友人将带着这份自然的馈赠前往天台山。“天台山高云冥冥”、“千年古铁立石壁”则展现出天台山的雄浑与历史沧桑,为友人的归途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人还提及“甘棠圃废蔓草深”和“寂寞前朝参政宅”,借古迹的荒凉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感慨。

“玄孙今者著黄冠”象征友人的家族传承,而“朱户昔时罗画戟”则回忆过去的荣华。接下来,诗人通过“图书虹气散如烟”描绘出书香门第的祥瑞之气,以及对友人故乡的思念。“尔家父老鬓如丝”则流露出对友人家族老去的感叹。

最后,诗人以“归将双橘寿高堂”寄托对友人孝顺的期许,同时“青山白云俱动色”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全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高尚品格的敬仰。结尾处“太华峰头见夜日,三岛微青乱波赤”描绘了想象中的天台山景象,以及与友人重逢的期待,而“道逢平叔烦语之,老夫曾是天台客”则以自身经历再次强调了天台山的特殊意义,使得整首诗韵味悠长。

作者介绍

张以宁
朝代:明

(1301—137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猜你喜欢

兵要望江南·其六占地第十五

山谷中,下寨忌逢之。

前高后下居之险,地无草木主忧疑,明将总须知。

(0)

兵要望江南·其十二占北斗第十四

占北斗,明闪电光辉。

定主好人初出世,辅贤明德助人君,此兆即非轻。

(0)

兵要望江南·其二十六占日第十一

太阳畔,八字气分明。

下若鹿章形势走,将亡兵溃祸灾生,固守保关营。

(0)

兵要望江南·其四占日第十一

日左右,白气若虹交。

兆主血流成大战,缘君失政作成妖,无法可禳消。

(0)

兵要望江南·其九占天第十

天道惨,惨色变深黄。

必主大风三二日,船行急止莫徜徉,预报与君忙。

(0)

兵要望江南·其五占气第四

城营内,气似凤如龙。

更若大山并类盖,犹如火赤降城中,其下不堪攻。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