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竟无补,敢辞山路遥。
晚寒生竹径,新涨断溪桥。
奔走真逋客,安闲愧老樵。
令人欲心折,风雨夜潇潇。
报国竟无补,敢辞山路遥。
晚寒生竹径,新涨断溪桥。
奔走真逋客,安闲愧老樵。
令人欲心折,风雨夜潇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卢襄所作的《予同彦老自四明之永嘉中道留宿岳林会法照海印二禅伯夜话投晓登车乃行留题于寺三首(其三)》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无奈,以及在旅途中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报国竟无补”,诗人表达了自己虽怀有报国之心,却未能为国家做出实质贡献的遗憾。接着,“敢辞山路遥”一句,诗人以勇敢的态度面对艰难的旅途,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晚寒生竹径,新涨断溪桥”描绘了夜晚竹林中寒气渐浓,溪水上涨使得桥梁被切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奔走真逋客,安闲愧老樵”对比了诗人自己忙碌奔波的生活状态与老樵夫安闲自在的生活,流露出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忙碌生活的反思。
最后,“令人欲心折,风雨夜潇潇”一句,诗人通过描述风雨交加的夜晚,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恐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两岸垂杨,一湾芳草,深护龙洲。
想夜雨当年,主人云卧,雷门春水,忽占鳌头。
白简凝霜,铁冠峨豸,十载登朝侍冕旒。
人争避,行行骢马,按部洪州。大江章贡交流。
有卷雨、飞云帝子楼。
看霜雪威棱,豺狼遁野,云霄风力,雕鹗横秋。
白首怀乡,丹心恋阙,客梦时时到旧丘。
烦君去,把穷檐民瘼,子细咨鲰。
官阁深。浓树阴。修竹碧森森。
金锁珠条,鸾回凤跱吐清音。
满砌月生渌水,一片云写青林。
正使君、拥书高啸,翛然坐对鸣琴。
奇姿妙质振微吟。丽蓉采采、善解幽心。
惯是得人怜惜,充君戏玩,风前舞翠衿。
相思秦陇停声,不语莲漏沉沉。
长傍湘帘,好厌雕笼,又忆飞岑。梦醒清怨难禁。
恐檐霜晓侵。座中有客,莫倚能题,漫写珍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