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使蛾眉落穷塞,近闻消瘦不胜衣。
负渠别后相寻约,错道兵时我已归。
谁使蛾眉落穷塞,近闻消瘦不胜衣。
负渠别后相寻约,错道兵时我已归。
这首诗以女性的视角,描绘了一位女子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陷入愁苦的情境。"谁使蛾眉落穷塞",运用了蛾眉的典故,暗示了女子的美貌和她的不幸遭遇,可能是因为战乱或离别,让她流落在偏远的边塞之地。"近闻消瘦不胜衣"进一步描绘了她听到亲人消息后的憔悴,瘦弱到连衣服都难以承受,表达了深深的牵挂和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负渠别后相寻约,错道兵时我已归",女子回忆起与亲人的约定,本想在战事平定后去找他,却误以为他已经归来。这不仅是对未来的期盼,也是对现实的无奈,透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离散之苦。黄节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具有浓郁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书生自言痴,抑之愈郁勃。
视贼如虫鼠,安能为少屈?
半岩在京师,戆直善面折。
曾梅各敬惮,琦赛被攻讦。
世乱归抱书,抵死终不辍。
三诗好风味,行楷尤可悦。
展卷暗伤嗟,古道恐遂灭。
郁水经此滩,谈者各动色。
一川中奔泻,两岫旁崱屴。
役夫良易恫,凭险取血食。
地偏罕名字,附会到新息。
是翁晚自哀,气尽二与侧。
平生少游语,老去何可得。
庙前绿榕覆,庙后寒泉泐。
阴美诚有功,味洌类有德。
息阴且辨味,谁与诉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