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时词》
《四时词》全文
清 / 刘淑颐   形式: 古风

云母空窗晓烟薄,池边雨过飘帷幕。

日长风暖柳青青,银钱千条度虚阁。

卷帘巢燕羡双飞,芳草王孙归不归?

曾寄锦书无限意,箧香消尽别时衣。

午睡醒来愁未醒,烦襟乍触冰台冷。

白莲池畔送清香,楼角渐移当路影。

临风兴叹落花频,又喜幽亭蕙草新。

永日迢迢无一事,双双斗雀动阶尘。

水映轻苔犹隐绿,夜窗飒飒摇寒竹。

井边疏影落高梧,鸟啄风筝碎珠玉。

觉来红树背银屏,露湿丛兰月满庭。

扃闭朱门人不到,轻罗小扇扑流萤。

城上暮云凝鼓角,狐裘不暖锦衾薄。

楼寒院冷接平明,檐外霜花染罗幕。

烟生密竹早归鸦,向镜轻匀衬脸霞。

迟日未能消野雪,故穿庭树作飞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更迭下的自然景象与情感变化,细腻入微,富有意境。

首句“云母空窗晓烟薄”,以清晨薄雾笼罩窗户,云母透出微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接着“池边雨过飘帷幕”一句,雨后池边的景色如同轻纱般飘逸,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的清新与宁静。

“日长风暖柳青青,银钱千条度虚阁”中,“日长”、“风暖”、“柳青青”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银钱千条度虚阁”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阳光洒在柳枝上的美丽景象。

“卷帘巢燕羡双飞,芳草王孙归不归?”通过燕子双飞与王孙归家的联想,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曾寄锦书无限意,箧香消尽别时衣”一句,通过回忆过去的书信与衣物,进一步深化了离别之感与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午睡醒来愁未醒,烦襟乍触冰台冷”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午睡醒来,心中愁绪未散,仿佛触碰到了冰冷的冰台,形象地表现了夏日的烦躁与内心的凉意。

“白莲池畔送清香,楼角渐移当路影”则以白莲的清香与楼角的光影变化,展现了夏日傍晚的宁静与美好。

“临风兴叹落花频,又喜幽亭蕙草新”一句,通过临风感叹落花频繁与欣赏新长的蕙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新生事物的喜悦。

“永日迢迢无一事,双双斗雀动阶尘”描绘了秋日的宁静与生机,斗雀的喧闹与阶尘的动作为画面增添了活力。

“水映轻苔犹隐绿,夜窗飒飒摇寒竹”一句,通过水中的苔藓与夜窗前摇曳的寒竹,展现了秋季的清凉与寂静。

“井边疏影落高梧,鸟啄风筝碎珠玉”描绘了冬日的寒冷与生机,鸟啄风筝的声音与珠玉般的碎片,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趣味。

最后“觉来红树背银屏,露湿丛兰月满庭”描绘了冬日早晨的景象,红树背对着银屏,露水湿润着丛兰,月光照满了庭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四季的更替,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与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淑颐
朝代:清

字百年,湖广麻城人。
猜你喜欢

天目山

一山未尽一山登,百里全无一里平。

疑是老僧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

(0)

悼鲜于伯几鹤二首·其一

翠柏屏前竹阑曲,几见毰毸雪衣舞。

平生风云万里心,零落湖山一丘土。

(0)

送赖壶仙东航留学

长亭祖饯卜良辰,杨柳依依送故人。

万里鹏程君奋翮,一声骊唱我伤神。

诗如珠玉初成集,劫历沧桑自在身。

此后风光三月好,樱花满眼大和春。

(0)

送方潮州

中朝人物久无俦,何不容渠侍璪旒。

直疏勇干丹凤阙,敕书去管鳄鱼州。

名高北斗知相敌,吏问南宫莫苦留。

召节鼎来宜略住,郡贫民病待公瘳。

(0)

寄刘小山武子老丈·其二

翠微秋影浪吟时,一片才情杜牧之。

不望上天容此老,只忧无地著群儿。

岁华荏苒疏音信,人事凄凉有别离。

日暮江东云合处,小山丛桂是吾师。

(0)

仁术

在昔贤君子,存心每欲仁。

求端从有术,及物岂无因。

恻隐来何自,虚明觉处真。

扩充从此念,福泽遍斯民。

入井仓皇际,牵牛觳觫辰。

向来看楚越,今日备吾身。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