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李常李堂》
《赠李常李堂》全文
宋 / 石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颛顼宅帝丘,放勋葬成阳。

有虞渔雷泽,三帝声汪洋。

圣人遗风烈,生民多材良。

吾宋八十年,贤杰近相望。

黄州号辞伯,两朝专文章。

尚书实大臣,朝廷畏雄刚。

堂堂高夫子,立言肩荀扬。

凛凛李丞相,功业齐萧张。

三人名未泯,相国方腾骧。

又生不世才,李常与李堂。

二子皆绝群,凤凰摩苍苍。

一举一万里,志气不可量。

新文各百首,寒金敲琳琅。

古音抱淳澹,云和与空桑。

豪气迈俦匹,騕袅与飞黄。

千里希一贤,四公乃同乡。

二子复颖耀,士风实深长。

遥知濮水上,千载流声光。

(0)
注释
帝丘:古代帝王的居所。
成阳:古代地名,可能指帝王陵墓所在地。
有虞:古代部落名,虞舜的后代。
汪洋:形容声威广大。
辞伯:擅长辞赋的人。
雄刚:刚毅而有威严。
荀扬:荀况和扬雄,古代著名学者。
萧张:萧何和张良,汉代名臣。
腾骧:跳跃前进,比喻仕途发展。
李常:李姓中的杰出人物。
凤凰:象征吉祥和尊贵。
琳琅:美玉,比喻美好的诗文。
騕袅:骏马名,形容骏马。
四公:四位重要的官员。
颖耀:才华出众,光芒四射。
濮水:古代河流,此处指代贤人活动之地。
翻译
颛顼居于帝丘,放勋安葬在成阳。
有虞氏在雷泽捕鱼,三位帝王的声威浩荡。
圣人的遗风犹在,百姓多出优秀人才。
我宋国八十年间,贤能之人相继涌现。
黄州人号称辞伯,两代专攻文章。
尚书实为重臣,朝廷敬畏他的刚正。
堂堂的高夫子,言论堪比荀扬。
凛然的李丞相,功绩可比萧张。
这三人名声不衰,相国之位正待飞跃。
又出不世奇才,李常与李堂杰出。
二人皆超群出众,如凤凰翱翔天际。
他们的每一步都影响深远,志向气概无法估量。
新诗各有一百多首,如寒金敲击美玉。
古韵中蕴含淳朴淡雅,如云和空桑的和谐。
他们的豪情超越同辈,如騕袅与飞黄般矫健。
千里挑一的贤才,四位公卿竟是同乡。
两位英才再次闪耀,士人的风气因此深厚。
遥想濮水边,他们的声名流传千年。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对两位名士的赞美之作,充满了对贤才的推崇和对文学成就的赞誉。从语境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李常与李堂这两兄弟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钦佩。

颛顼宅帝丘,放勋葬成阳。这两句开篇便是大气磅磅,通过古代帝王的居所和墓地来衬托李氏兄弟的地位和影响力。有虞渔雷泽,三帝声汪洋。这里借用了古代圣君尧、舜、禹的美德,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在文化上的深远影响。

圣人遗风烈,生民多材良。这两句强调了李氏兄弟继承和发扬了先贤的教化,使得后世的人们都能受益匪浅。吾宋八十年,贤杰近相望。则是指在作者所处的宋朝,这样的才俊并非远古,而是在眼前。

黄州号辞伯,两朝专文章。这句话突出了李氏兄弟中一人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和声名远播。尚书实大臣,朝廷畏雄刚。则是对另一位兄弟的赞誉,他不仅文才出众,而且在朝政上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

堂堂高夫子,立言肩荀扬。这两句通过形容词“堂堂”、“高”,表达了李氏兄弟学问渊博、言论有力。凛凛李丞相,功业齐萧张。这是对另一位兄弟的赞美,他在政治上的成就与古代名臣相比肩。

三人名未泯,相国方腾骧。又生不世才,李常与李堂。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三位贤能之士的地位,他们的名字和功业将流传后世,而李氏兄弟则是不同寻常的人物。

二子皆绝群,凤凰摩苍苍。一举一万里,志气不可量。这两句以壮丽的语言描绘了李氏兄弟超凡脱俗的才华和不凡的抱负。新文各百首,寒金敲琳琅。古音抱淳澹,云和与空桑。豪气迈俦匹,騕袅与飞黄。这四句赞美了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数量上有所建树,而且风格独特,韵味深长。

千里希一贤,四公乃同乡。二子复颖耀,士风实深长。遥知濮水上,千载流声光。这几句则是对李氏兄弟及其师友之间的文学交流和精神追求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能够影响后世,使得士风深远。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作者对于两位贤能之士李常与李堂的一次盛赞,不仅肯定了他们在文学、政治上的成就,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推崇。

作者介绍
石介

石介
朝代: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