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绿窗贫家女,寂莫二十馀。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
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绿窗贫家女,寂莫二十馀。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
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秦中吟十首·其一》。诗中探讨了婚姻与贫富对人的影响。开篇“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表达了在没有绝对标准的声音和颜色的世界里,人们往往以个人喜好来判断美丑。这反映出社会上对于审美的主观性。
接着,“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诗人指出了尽管外表可能相差不大,但贫富之间的差距却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差距往往随着时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两句强调了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对人的生活和评价产生深远影响。
在描绘两个女子的情况时,诗人通过“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来形象地展现了富家女孩的奢华和早熟。而相对地,“绿窗贫家女,寂莫二十馀。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则描绘出贫家女孩的朴素与未嫁。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这两句表达了贫家女孩婚姻难以如愿,经常出现变故的情况。相比之下,“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则展示了富家在筹划婚事时的从容和对媒人的信任。
最后,“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诗人通过这几句总结了富家女子容易及早成婚,而贫家女子则困难且往往晚婚,并对听者提出质疑:你打算娶妻,这样的意图又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整首诗通过对比富家和贫家的两个女子的婚姻状况,抒发了对于社会不平等以及个体命运与外在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翠屏瀑水知何在,鸟道猿啼过几重。
落日独摇金策去,深山谁向石桥逢。
定攀岩下丛生桂,欲买云中若个峰。
忆想东林禅诵处,寂寥惟听旧时钟。
半山溪雨带斜晖,向水残花映客衣。
旅食嗟余当岁晚,能文似汝少年稀。
新河柳色千株暗,故国云帆万里归。
离乱要知君到处,寄书须及雁南飞。
晚节逢君趣道深,结茅栽树近东林。
吾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遂发心。
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里动寒砧。
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月明花满地,君自忆山阴。
谁遣因风起,纷纷乱此心。
越州初罢战,江上送归桡。
南渡无来客,西陵自落潮。
空城垂故柳,旧业废春苗。
闾里相逢少,莺花共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