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潭》
《龙潭》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孤舟千里访瞿昙,踪迹深潜古石潭。

天下岂容知己二,百年真上洞山三。

云埋龟岭平如障,水落龙宫湛似蓝。

爱得芝佛好眉宇,六时僧众礼和南。

(0)
鉴赏

这首《龙潭》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龙潭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禅意。

首句“孤舟千里访瞿昙”,以“孤舟”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叶扁舟在千里水面上孤独前行的情景,暗示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踪迹深潜古石潭”,将视线转向深邃的石潭,暗喻诗人深入探索内心世界与古老智慧的决心。

“天下岂容知己二”,表达了诗人对真正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紧接着,“百年真上洞山三”,则以“洞山”象征高远的精神境界,强调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与追求。

“云埋龟岭平如障,水落龙宫湛似蓝”,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观来营造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云雾缭绕的龟岭仿佛成为一道屏障,而随着水位下降,龙宫的景象清晰可见,如同深蓝色的宝石一般,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神秘之美。

最后,“爱得芝佛好眉宇,六时僧众礼和南”,诗人表达了对龙潭中僧侣们修行生活的喜爱与敬仰。其中,“芝佛”可能是指僧侣修行的场所或象征,而“好眉宇”则形容僧侣们的气质与精神面貌。六时僧众礼和南,则体现了佛教仪式中的庄严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龙潭》不仅描绘了龙潭的自然景观与禅宗文化,更蕴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友情、人生哲理以及佛法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论形

钳象蜈蚣钳,嘴象狮子嘴。

头象蜻蜓头,腿象蚱蜢腿。

颜色要相当,毛燥斯为美。

(0)

芍药·其一

又是扬州芍药时,花应笑我赋归迟。

满堂留得春如画,对酒何妨鬓似丝。

玉立黄尘那可到,锦围红蜡最相宜。

买山若就当移种,此际谁能杖履随。

(0)

华阳山堂落成

小筑菟裘石磴间,登临极望意苍然。

三更栗叶中峰雨,四月桃花一洞天。

时听茅君归碧落,恍闻玉女鍊丹铅。

江湖万里尘埃远,留得深山一道泉。

(0)

芙蓉

浅深红穗绕汀洲,笑舞西风体力柔。

雅意陂塘非玩物,令人却忆蓼花游。

(0)

谒洪泽镇龙祠

平生忠孝彻幽冥,稽首龙祠鉴此诚。

自是皇灵频震叠,也知神力解因成。

片帆以往无多路,百里之间只一程。

目断长淮嗟往事,孤哀有泪落边城。

(0)

岳大用寺簿惠佩刀

文阵谈锋不可当,小恢游刃向朝行。

一夫敌尔嗟长剑,十九人中见颖囊。

徐子身非逢季札,吕虔心已识王祥。

善刀我亦知藏去,他日犹烦赐尚方。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