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诗.东门》
《咏史诗.东门》全文
唐 / 胡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何人知足反田庐,玉管东门饯二疏。

岂是不荣天子禄,后贤那使久闲居。

(0)
注释
何人:谁。
知足:感到满足。
反田庐:回归田园。
玉管:玉笛,古代乐器。
东门:城东门。
饯:送别。
二疏:指两位官员。
岂是:难道是。
不荣:不以……为荣。
天子禄:天子的俸禄。
后贤:后辈贤才。
那使:让。
久闲居:长久地闲居。
翻译
有谁懂得满足而回归田园,人们在东门用玉笛为两位官员送别。
这并非他们不愿享受天子的俸禄,而是希望后辈能有所作为,不让他们长久地闲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趣高雅之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何人知足反田庐,玉管东门饯二疏"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那种能知足常乐、归隐田园的人生态度的向往。"玉管"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书房或是居所的名字,而"东门"则可能是具体的地理位置或者是某种特定的标志。"饯二疏"则表明这个人已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二疏"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淡。

接下来的"岂是不荣天子禄,后贤那使久闲居"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选择的理解和赞赏。"岂不"是反问的修辞手法,用以表达肯定之意,即认为这种选择是值得尊重的。"不荣天子禄"指的是没有追求官场中的荣耀与物质利益,而是选择了淡泊明志的人生路径。"后贤那使久闲居"则进一步强调,正是因为有远见和智慧,这个人才能够长久地保持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田园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胡曾

胡曾
朝代:唐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猜你喜欢

度龙泉关

楼阁涌祗林,楗椎发大音。

不消劳撞杵,可以稳蒙衾。

霜籁常教度,晨寒岂虑侵。

山僧真会懒,未免有机心。

(0)

上元日侍皇太后宴

东皇今岁艳华灯,一雪人天喜气增。

烛朗庆霄成不夜,杯圆宝月祝如陵。

千枝甲煎莲花吐,百末兰烟芝篆凝。

覕眼流光频属想,承欢许案记前曾。

(0)

为梁宝生方伯画山小帧

林阴清瘦早秋天,远寺钟声隐暮烟。

一抹斜阳新雨后,饱看山色听流泉。

(0)

张若澄关城叠嶂小景

岩关白界列峰青,乘障当年据胜形。

便是昨来经过处,云山回望意为停。

(0)

滦阳别墅

又来别墅早秋天,未启閒斋向二年。

草木依然成荟蔚,光阴底识有推迁。

涛增古柏急鸣籁,潦退潨流缓汇川。

忽忆云窗同眺处,愁怀欲遣倍凄然。

(0)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阪

仙人石室青霞封,偓佺招我相陪从。

琥珀遗尧不曾食,念兹长谢游仙踪。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