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知足反田庐,玉管东门饯二疏。
岂是不荣天子禄,后贤那使久闲居。
何人知足反田庐,玉管东门饯二疏。
岂是不荣天子禄,后贤那使久闲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趣高雅之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何人知足反田庐,玉管东门饯二疏"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那种能知足常乐、归隐田园的人生态度的向往。"玉管"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书房或是居所的名字,而"东门"则可能是具体的地理位置或者是某种特定的标志。"饯二疏"则表明这个人已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二疏"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淡。
接下来的"岂是不荣天子禄,后贤那使久闲居"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选择的理解和赞赏。"岂不"是反问的修辞手法,用以表达肯定之意,即认为这种选择是值得尊重的。"不荣天子禄"指的是没有追求官场中的荣耀与物质利益,而是选择了淡泊明志的人生路径。"后贤那使久闲居"则进一步强调,正是因为有远见和智慧,这个人才能够长久地保持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田园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