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朱泽民云山障子为萧德颢题》
《朱泽民云山障子为萧德颢题》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昔闻朱侯写山水,一幅争投百金价。

至顺今来七十年,却在桃源看图画。

生绡八尺垂中堂,群山叠出开青苍。

前峰如屏锦霞烂,后岭岧峣插天半。

春风啼鸟浑欲闻,石磴盘盘屡回转。

双松如龙千尺强,几年偃蹇山之阳。

松根古道向何处,策马担簦去无数。

别看丹翠出层楼,云影浓遮入无路。

云遮雾滃深复深,信有隐者藏中林。

高怀远致不可即,空望微茫劳我心。

当时此景知何地,雁荡兰亭岂相似。

自是天机妙入神,位置从容见精意。

朱侯朱侯追郑老,笔势词华共妍好。

此图三绝交辉煌,千载人间视为宝。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朱泽民云山障子为萧德颢题》,是对画家朱泽民作品的赞美。诗中描绘了朱泽民所绘山水画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山水之美。

诗的开头提到“昔闻朱侯写山水”,点明了画家朱泽民的技艺高超,其作品曾以极高的价格受到追捧。接着,“至顺今来七十年”表明这幅画历经时间考验,依然珍贵。诗人描述了画作的尺寸与布局:“生绡八尺垂中堂”,展现出了画作的宏大与庄重。群山叠嶂,色彩青苍,前峰如屏,后岭高耸,春风吹拂,鸟鸣声声,石径蜿蜒,双松挺立,古道延伸,云雾缭绕,隐者藏身其中,画面充满了生机与神秘感。

诗人对朱泽民的画技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不仅技艺精湛,更蕴含着深远的意境与哲理。诗中还提到了朱泽民对前辈郑板桥的追随与致敬,以及作品的三绝(画艺、文采、意境)交相辉映,成为千古流传的艺术瑰宝。

整首诗通过对朱泽民山水画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艺术美的赞叹与对画家卓越才华的钦佩,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挽张楫川处士二首·其一

寂寞秋山落日边,草堂人去锁寒烟。

移家北里无华馆,供祭南山有薄田。

零落幽兰馀涧底,萧条寒菊对门前。

天涯莫致生刍奠,洒泪西风一慨然。

(0)

留别王教谕士敬·其二

磊落才华迈后英,乡闱早占甲科名。

持衡西陕端无忝,分教中都倍有荣。

画鼓升堂黉舍晓,青山绕郭县楼晴。

丁宁勿叹淹闲散,早晚吴公荐贾生。

(0)

拟唐塞下曲九首·其七

塞马啸悲风,旌旗惨澹中。

卫青持左钺,李广在前锋。

壮士俱亡命,朝廷重论功。

将军承宠诏,天子锡新封。

(0)

拟古十四首·其二

吾观日与月,乃是阴阳精。

彼升此攸降,循环有常经。

万方仰临照,元良则其明。

离躔遂晦蚀,惟辟修德刑。

玄象虽缅邈,人当思戒惩。

(0)

题方尚书所藏晦翁书夙兴夜寐四字

紫阳夫子诲人深,四字亲书重万金。

若使宰予当日见,应忘昼寝惜分阴。

(0)

送教谕李素改除浙江就禄养亲

罗湘振铎十馀年,今又携书上浙船。

梅玉一枝天上赠,蒲帆半幅月中悬。

好披彩服同莱子,莫讶寒毡老郑虔。

他日彤廷重考绩,春风台阁拟超迁。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