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窗暑亦凉,境静昼偏长。
树色烟明灭,蝉声风抑扬。
家贫书是业,身老睡为乡。
赤日黄埃客,纷纷为底忙。
虚窗暑亦凉,境静昼偏长。
树色烟明灭,蝉声风抑扬。
家贫书是业,身老睡为乡。
赤日黄埃客,纷纷为底忙。
这首宋代诗人真山民的《夏日》描绘了夏日午后清静而闲适的景象。"虚窗暑亦凉",窗户虽虚但能透进丝丝凉意,暗示着环境的宜人。"境静昼偏长",静谧的氛围使得白日显得格外悠长,体现出夏日午后的慵懒与宁静。
"树色烟明灭",通过树影在烟雾中的忽明忽暗,展现出光影交错的自然美。"蝉声风抑扬",蝉鸣与微风交织,声音时高时低,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诗人以蝉声和风声寓言生活琐事,寓意人生的起伏不定。
"家贫书是业,身老睡为乡",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淡然态度,以读书为业,以睡眠为乐,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恬淡心境。最后两句"赤日黄埃客,纷纷为底忙",以尘世中奔波忙碌的人们与自己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纷扰世事的旁观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夏日为背景,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和对世态炎凉的淡然。
扶桑日出天开关,江南太守初赐环。
鸳行旧班三尺脚,踏他龙尾回天颜。
是日奏对惊众目,措国不动安如山。
为郎画省非常调,民曹金谷徒烦要。
江淮久郁鸾凤姿,一飞宜上青云表。
政使垂绅坐庙堂,南北封疆谈笑了。
君不见河南魏弱翁,治行声闻九天上,汉室中兴拜丞相。
明湖涨天光,春云如粉碎。
吴王宫女罢吹箫,象床玉碗今安在。
桃李初开映绿池,绿池水暖摇花枝。
闻道只今池上月,照见吴王繁盛时。
当时粉色艳月彩,今日古坟烟草衰。
草衰不见吴宫事,唯有月下孤猿啼。
猿声哀告问不得,又恐清晓催黄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