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
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
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
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表达了诗人居住在偏远的青门坊附近,常常能够望见南山,这里环境清幽,适合隐居。"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则揭示出诗人所处之地人迹罕至,诗人每天都能享受悠闲自在的时光。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象,蛙鸣声从围栏中传来,户外的野草长得很高,将室内与外界隔绝开来。这些细节都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让人仿佛也能感受到诗人所享受的那份安逸。
然而,在这平静的生活背后,诗人心中似乎也有所忧虑。"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表达了诗人虽然欣赏这里的美丽风光,但到了傍晚时分,当太阳下山,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孤独与不安。因为在这偏远的地方,他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孤单和夜晚的寂寞。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情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受。
宝靥留香,锦书封泪,要教恼乱愁肠。
恨镜鸾双舞,辜负欢狂。
日日东城望眼,但暮云、烟树微茫。
人何处,浓阴静院,明月幽窗。
东风万红千紫,算只有寒梅,瘦得何郎。
想淡妆无语,孤影昏黄。好在蓝桥旧路,也便。
死生事紧,悬甚儿孙。怡然跳出家门。
物外逍遥,住个无事闲轩。
常常澄心绝虑,便名为、捉马擒猿。
尘念断,觉惺惺洒洒,自悟玄言。
至妙精微去处,在风邻月伴,两脚云根。
寂静方知洞里,别是乾坤。
性命岂由天地,这灵明、返本还元。
归蓬岛,更无生无灭常存。
落魄闲人,逍遥懒汉,的端酷厌荣华。
性耽火院,不会养浑家。
万种尘缘拂尽,仗心闲、炉养丹砂。
松峰下,水边石畔,遣兴饮流霞。
一灵常皎洁,优游恬淡,真乐无涯。
论比之明月,月有云遮。
若比孤云自在,风飘荡、牢落堪嗟。
予亲遇,得超彼岸,快活更无加。
扑粉施朱,画眉补鬓,巧言令色柔和。
暗藏机狡,名唤夜叉婆。
面善心乖性恶,纤纤指、鹰爪无过。
夸体段,取人性命,入夜骋偻儸。
遇师方省觉,要逃业障,须避冤魔。
纵水云游历,远离巢窝。
急急完全神气,累功行、岂敢蹉跎。
酬心愿,劝人修炼,功到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