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于水浸琼沙,曾共骚翁理钓槎。
对酒又吟端木叶,论诗还忆款冬花。
饥能驱我瓶储罄,老不饶人镜影华。
拟唤扁舟寻剡叟,岭梅潇菊各天涯。
朔风于水浸琼沙,曾共骚翁理钓槎。
对酒又吟端木叶,论诗还忆款冬花。
饥能驱我瓶储罄,老不饶人镜影华。
拟唤扁舟寻剡叟,岭梅潇菊各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朔风于水浸琼沙,曾共骚翁理钓槎",借用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里,"朔风"指的是边塞之风,形容一种清冷脱俗的气息;"琼沙"则是美好的河沙,比喻着纯净无暇的心灵。"曾共骚翁理钓槎"中的"骚翁"通常指的是屈原或其他古代诗人,这里用来象征诗人的高尚品格和志趣,"理钓槎"则是修剪花草,喻示着诗人对生活的精心挑选与打磨。
接着,"对酒又吟端木叶,论诗还忆款冬花"表达了诗人在饮酒中吟咏古代名篇,对美好事物保持着深厚的情感。"端木叶"出自《楚辞》,象征着高洁的品格;"款冬花"则是指冬天里依然绽放的花朵,形容诗人对美好的怀念和执着。
中间两句"饥能驱我瓶储罄,老不饶人镜影华"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超脱。"饥能驱我"表明即使在饥饿的时候也不会改变初衷;"老不饶人镜影华"则是说到了老年,依然保持着高洁不染尘埃的心灵。
最后,"拟唤扁舟寻剡叟,岭梅潇菊各天涯"中,诗人表达了想要乘船寻找古代隐逸之人的愿望。"剡叟"通常指的是古代的隐者,这里用来代表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岭梅潇菊"则是山间的梅花和野菊,象征着清幽自然与超然世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古代文化的引用,展现了诗人高洁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世界。
出东门,忽念归。君若归,惨不悲。
知君亦难归,归来室人交遍摧。
人言公子陶朱,而我妻无襦。
人言杰士计然,而我爨无烟。
何不脱君见肘之玄端,为我冬杅复。
卖君及骭之布裳,为籴一箪粟。
君不肯入渊手撷骊龙珠,又不肯入庙啼。
穷年一编,逝欲何为。
君言令闻广誉,妾言浃日三炊。
君言箪疏瓢水乐不可支,妾言朝不舂暮苦饥。
君言沧浪天故,妾念黄口小儿,从君三日一餔糜。
他家钟鸣大纛重英,日日扬扬过里闾,负君但无龙虎姿。
君何不富贵归,白发安有风云时。
戊子暮春,饥馑荐降,黎民阻兵,作歌当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