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南山下,中沚有敧石。
洼尊绝制度,曲流泛醪液。
自鉴愧濯足,临深怀衽席。
惟应洗心者,能使百虑释。
幽幽南山下,中沚有敧石。
洼尊绝制度,曲流泛醪液。
自鉴愧濯足,临深怀衽席。
惟应洗心者,能使百虑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间的人文情感与哲思。
首句“幽幽南山下,中沚有敧石”,以“幽幽”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氛围,随后点明地点在南山之下,中沚旁有一块倾斜的石头,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景致。接着,“洼尊绝制度,曲流泛醪液”两句,将视线转向了洼地与流水,暗示着自然之美的独特与和谐,仿佛是天地间的一份馈赠。
“自鉴愧濯足,临深怀衽席”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面对清澈的流水,诗人自省,感到惭愧,或许是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或内心状态。同时,面对深渊,他怀揣着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与怀念,这种情感的对比,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与思考。
最后,“惟应洗心者,能使百虑释”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只有那些能够净化心灵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并释放出内心的纷扰与忧虑。这不仅是对自身的一种期许,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引导人们在繁忙与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内心世界的关系,以及在复杂生活中的自我反省与心灵净化的重要性。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树边啼。
从容只是愁风起,眷恋常须向日西。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
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巅。
夜禅临虎穴,寒漱撇龙泉。
后会不期日,相逢应信缘。
洛川真气上,重泉惠政融。
含章光后烈,继武嗣前雄。
与善良难验,生涯忽易穷。
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钱满荒阶绿,尘浮虚帐红。
夏馀将宿草,秋近未惊蓬。
烟晦泉门闭,日尽夜台空。
谁堪孤陇外,独听白杨风。
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
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荅,空欲咏依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