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道契上人之越觐大夫叔》
《送道契上人之越觐大夫叔》全文
唐 / 皎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楚僧推后辈,唐本学新经。

外国传香氎,何人施竹瓶。

秋风别李寺,春日向柯亭。

大阮今为郡,看君眼最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dàoshàngrénzhīyuèjìnshū
táng / jiǎorán

chǔsēngtuīhòubèitángběnxuéxīnjīng
wàiguóchuánxiāngdiérénshīzhúpíng

qiūfēngbiéchūnxiàngtíng
ruǎnjīnwèijùnkànjūnyǎnzuìqīng

注释
楚僧:楚地的僧侣。
推后辈:推崇年轻的后学者。
唐本:唐朝的版本或经典。
新经:新的佛经或学问。
外国:其他国家。
传香氎:传播香料或带有香气的织物。
何人:不知道是谁。
施竹瓶:赠送或放置了竹制的瓶子。
秋风:秋季的风。
别李寺:离开名为李的寺庙。
春日:春天的日子。
向柯亭:向着柯亭而去,柯亭可能是一个地名或亭子名。
大阮:比喻有才德的高雅之人,这里借指地方长官。
今为郡:现在担任郡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看君:看着你。
眼最青:非常赏识,给予最好的关注,‘眼青’比喻眼光独到、青睐有加。
翻译
楚地僧人推崇后来者,学习唐朝的新经文。
从外国传来香氎(香料和细密织物),不知何人施舍了竹瓶。
秋风吹拂中告别李寺,春日暖阳下前往柯亭。
如今阮籍(比喻高雅之士)为郡守,看你受到极为青睐的眼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名为《送道契上人之越觐大夫叔》。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

"楚僧推后辈,唐本学新经。"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学习的氛围。“楚僧”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而“唐本”则是说诗人皎然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强调了个人与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

"外国传香氎,何人施竹瓶。"

这里的“香氎”可能是一种香料或香气,而“竹瓶”则象征着一种清雅脱俗的生活态度。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平淡生活的追求。

"秋风别李寺,春日向柯亭。"

这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来描绘离别的情景。“秋风”与“春日”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离别时刻,而“李寺”和“柯亭”则是具体的地标,可能象征着特定的记忆或情感。

"大阮今为郡,看君眼最青。"

最后两句中,“大阮”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名称,而“看君眼最青”则是一种对朋友的赞美和怀念之词。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外貌的欣赏,也暗含了一种友情长存的意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记忆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雅而深沉的情感世界。它既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反思,也是对朋友离别时所寄托的情感。

作者介绍
皎然

皎然
朝代:唐   字:清昼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生辰:730-799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猜你喜欢

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其二十九

昔在黄子廉,寄声与我谐。

其人虽已没,念之动中怀。

(0)

次左时翊游天竺韵

路盘山径转霏微,湿翠霜红净晚晖。

万古东南天竺盛,十年尘土赏心违。

鸳鸯殿后空题句,南北峰头且振衣。

此景欲吟吟未了,落霞孤鹜又齐飞。

(0)

怀来道中值雨

驰车直北走怀来,细雨霏霏隐隐雷。

我仆莫愁征旆湿,天公应为此诗催。

黑云欲压边城堕,险路长防驿骑颓。

安得天晴如昨日,大陀山上望蓬莱。

(0)

送周天叙出使于闽顺道省亲

我爱君家鬓未华,可人文采际亨嘉。

八千里外新持节,三百人中旧探花。

征旆远飞闽海月,綵衣仍过越南家。

平生却叹乘槎客,肯把蒲萄载使车。

(0)

送张邦兆归蜀省亲

诏许宁亲蜀道归,路人争看此男儿。

暂趋白发承颜地,正想金门待漏时。

万里山川新綵服,百年忠孝旧家规。

如君此乐今能几,陟岵无烦更赋诗。

(0)

赠许天爵二首·其二

五马双旌历两州,瞿塘三峡旧经游。

使君不减黎侯政,蜀士重铭远景楼。

交谊几年仍旧雨,归舟十月是安流。

锦城消息烦君寄,万里相思易白头。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