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倚高山山与齐,寄身天地此攀跻。
云边野树迷晴色,夜半天鸡促晓啼。
舍矢犹馀当午兴,挥毫急记下车题。
夕阳骑散方音寂,一榻梨花傍雪栖。
亭倚高山山与齐,寄身天地此攀跻。
云边野树迷晴色,夜半天鸡促晓啼。
舍矢犹馀当午兴,挥毫急记下车题。
夕阳骑散方音寂,一榻梨花傍雪栖。
这首明代诗人梁有年的《齐山亭》诗,描绘了在齐山之巅建亭的壮丽景象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首联“亭倚高山山与齐,寄身天地此攀跻”,开篇即以“亭”为中心,点明其位置于高山之巅,与山齐平,仿佛与天地同高,寄寓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颔联“云边野树迷晴色,夜半天鸡促晓啼”,进一步展开画面,描绘了云雾缭绕中,野树隐现,晨光初照时分,天边传来鸡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活力。
颈联“舍矢犹馀当午兴,挥毫急记下车题”,转而写到亭中情景,似乎有人在此射箭,留下余兴未尽的痕迹;同时,诗人也迅速记录下了所见所感,表现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尾联“夕阳骑散方音寂,一榻梨花傍雪栖”,最后以夕阳西下,鸟儿归巢,一片寂静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梨花伴雪、静谧安详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齐山亭所在之地的壮美风光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