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
惭愧棹郎能袖手,若非袖手更无功。
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
惭愧棹郎能袖手,若非袖手更无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行舟于大自然中的景象。"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篙是船上固定帆的木棒,这里用“半篙”来形容帆已经鼓满了风,船速如梭,行进在两岸层叠的千山之中。诗人通过这种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力的旺盛。
接着,“惭愧棹郎能袖手,若非袖手更无功”,棹郎是舵手,即掌握船只方向的人。这里诗人自谦地表达了一种惭愧之情,因为在大自然面前,即使是技艺高超的舵手也只能顺其自然,将手放在衣袖中,似乎没有太多作为。这两句不仅描写了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个人能力局限性的深刻认识。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观察之眼,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力量的思考。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旅程。
梦断蓬窗特地愁,卧闻溪水啮船头。
夜航又逐东风去,重叹因人此滞留。
玉佩翻然下帝傍,墨池照影妒新妆。
时人莫作飘零看,收拾毫端无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