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闻汝名,今日识君形。
头已半将白,眼谁真尔青?
长歌停落日,远气撒穷溟。
三古钟镛在,何由叩寸筳?
十年闻汝名,今日识君形。
头已半将白,眼谁真尔青?
长歌停落日,远气撒穷溟。
三古钟镛在,何由叩寸筳?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晤张孝廉际亮》。诗中通过与张孝廉的会面,表达了对老友年华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十年闻汝名,今日识君形”,开篇即道出诗人与张孝廉相识已久,却未曾谋面,今日得见,心中满是激动之情。颔联“头已半将白,眼谁真尔青?”以形象的笔触描绘了张孝廉的外貌特征,暗示岁月的无情,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颈联“长歌停落日,远气撒穷溟”运用生动的意象,描述了诗人与张孝廉相谈甚欢,直至夕阳西下,仿佛连天边的云彩也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洒向遥远的大海。这一联不仅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也营造了一种壮阔而悠远的意境。
尾联“三古钟镛在,何由叩寸筳?”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沉思考。三古钟镛象征着长久的友谊,但如何才能敲响这微小的心弦,传达出内心的真挚情感,却成了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这一问,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如何维系和深化友谊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与老友会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吴淞江在吴城东,江头林木何青葱。
汾阳后人住林下,高堂不与时人通。
堂中慈母登寿考,八十春秋未为老。
簪中白发千丈长,镜里朱颜四时好。
降神之日近早秋,藕花风轻残暑收。
长筵广席盛罗列,驼峰凤髓皆珍羞。
贤子贤孙綵衣舞,玉树芝兰何楚楚。
座中贺客半诗人,琳琅大振珠玑吐。
酒酣笑指婺女星,共祝寿考还康宁。
瑶池蟠桃再结实,遐算直儗三千龄。
我与君家交最厚,南望乡山重回首。
安得还乡与寿筵,岁岁年年祝慈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