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难容汝,群飞欲蔽天。
愁人频得句,终夜不成眠。
饿极筋先露,刑馀血尚鲜。
关东风景异,只此似江边。
白日难容汝,群飞欲蔽天。
愁人频得句,终夜不成眠。
饿极筋先露,刑馀血尚鲜。
关东风景异,只此似江边。
这首诗名为《苦蚊》,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诗中描绘了蚊子成群结队,遮天蔽日的情景,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与困扰。诗人以“白日难容汝”开篇,直接表达了对蚊子的厌恶之情。接着,“群飞欲蔽天”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蚊子数量之多,仿佛要将天空遮盖,营造出一种压抑和恐怖的氛围。
“愁人频得句,终夜不成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因蚊子的骚扰而思绪万千,灵感涌现,却无法入眠,表现了蚊子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不适,更是精神上的折磨。诗人通过“愁人”这一形象,将个人的情感与普遍的苦恼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共鸣性。
“饿极筋先露,刑馀血尚鲜”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蚊子在极度饥饿时的凶猛与残忍,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于蚊子的恐惧和无奈。这里不仅描述了蚊子的生理特征,也隐含了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与矛盾。
最后,“关东风景异,只此似江边”两句,诗人巧妙地将场景转换,似乎是在暗示,即便是在不同的环境中,蚊子的困扰也是相似的。这种对比手法,既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普遍困境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蚊子这一常见生物的深刻洞察,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类情感体验和社会现象的反思。
珠玉不自贵,故为人所怜。
贤愚亦如此,好恶有自然。
闻子欲东南,使我抱幽悁。
炎风沙土中,甘与子留连。
大梁非无客,跪起废食眠。
相看独不厌,以此知子贤。
衰气已难强,壮心方少年。
才高岂易得,勖子在雕镌。
昆仑一支流向东,七月八月船如风。
爱君少壮此行乐,恨我留连成老翁。
神头两岸水无穷,伏槛荷花满地红。
当时不得君携手,今日山川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