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暑征涂倦,僧窗借榻眠。
聚蚊雷隐隐,梦蝶昼翩翩。
喜断梅黄雨,慵参柏树禅。
潮生富春渚,重泛谢公船。
畏暑征涂倦,僧窗借榻眠。
聚蚊雷隐隐,梦蝶昼翩翩。
喜断梅黄雨,慵参柏树禅。
潮生富春渚,重泛谢公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夏日午后的画面,诗人在炎热中感到疲惫不堪,躺在僧房的床榻上打盹。蚊虫的鸣叫声隐约可闻,而梦中的蝶舞则显得轻巧自如。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梅雨表示喜悦,因为它带来了凉爽的气息。最后,潮汐涌动,春天的河流变得宽阔,诗人再次乘坐谢公之船,似乎在回味往昔的渡船生活。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意象手法,将夏日暑热、自然界的声响与生灵,以及个人情感的慵懒和喜悦等元素融为一体。语言简洁,意境幽深,是对静谧生活的一种抒情。
诗中的意象如同细腻的画笔,每一个字眼都勾勒出夏日午后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流露和对生命某一刻静谧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