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北去又南来。饱风埃。鬓华衰。
浮木飞蓬,踪迹为谁催。
自笑自悲还自误,一杯酒,鼻如雷。
晓舆行处觉春回。屑琼瑰。糁□苔。
病眼冲寒,欲闭又还开。
近水人家篱落畔,遥认得,一枝梅。
梦中北去又南来。饱风埃。鬓华衰。
浮木飞蓬,踪迹为谁催。
自笑自悲还自误,一杯酒,鼻如雷。
晓舆行处觉春回。屑琼瑰。糁□苔。
病眼冲寒,欲闭又还开。
近水人家篱落畔,遥认得,一枝梅。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江神子·临安道中》。从艺术风格来看,李弥逊的词作颇受南宋词风影响,其语言清丽,意境幽深。这首词通过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现实中的无奈。
“梦中北去又南来”一句,以梦为开端,表明以下情感流露皆出自梦境。这里的“北去又南来”可能象征着人生旅途的漂泊无定,也暗示了诗人的心绪纷扰。
接下来的“饱风埃。鬓华衰。”两句,"饱风埃"形容风中带尘的意象,"鬓华衰"则是形容头发蓬乱,这两句表现了梦醒之后的失落与颓废感。
“浮木飞蓬,踪迹为谁催”表达了一种漂泊无依的情怀。浮木和飞蓬都是不定所之的比喻,诗人用这来象征自己的命运,而"踪迹为谁催"则是对过往追忆中难以割舍的人或事的留恋。
“自笑自悲还自误,一杯酒,鼻如雷”显示了诗人的复杂情感。他自嘲、自哀,又在自欺,显露出一种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一杯酒,鼻如雷"则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饮酒后的激动与悲愤。
“晓舆行处觉春回”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感受,春意渐浓,但这份美好也只是暂时的安慰。"屑琼瑰。糁□苔"则是对周遭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病眼冲寒,欲闭又还开”透露出诗人身体上的不适,也映射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病眼"象征着视野的狭窄与心灵的疲惫,而"欲闭又还开"则是对希望与现实之间拉锯战的一种写照。
最后,“近水人家篱落畔,遥认得,一枝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孤寂的画面。诗人在这里通过对一枝梅的细腻描摹,传达了自己心中的凄美与孤独。
整首词作通过梦境和现实的交织,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内心体验。
不是春秋减素肌,从来鹤骨可能肥。
便将梦里一般看,恐是幽人作蝶飞。
读书空有痴,学道苦无工。
散策群峰近,穿溪小迳通。
此身犹客里,野性合山中。
春水添新浪,烦君理钓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