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碑大如隼,字画示古?。炳朗金薤垂,钩联铁纽系。
横披若伏波,坚竖如执彗。
古人书法精,点缀分巨细。
圣经旨义明,谟训督奋励。
赫赫李唐朝,玄宗亦英帝。
涣词出宸思,揭书题圣制。
执笔表前代,勒石诏后世。
惜哉西南行,不作苞桑计。
穹碑大如隼,字画示古?。炳朗金薤垂,钩联铁纽系。
横披若伏波,坚竖如执彗。
古人书法精,点缀分巨细。
圣经旨义明,谟训督奋励。
赫赫李唐朝,玄宗亦英帝。
涣词出宸思,揭书题圣制。
执笔表前代,勒石诏后世。
惜哉西南行,不作苞桑计。
这首诗名为《观?古孝经》,是明代诗人谢承举所作。诗中描绘了对一块古代碑文的观赏与感慨。
首先,诗人以“穹碑大如隼”开篇,形象地描述了碑文的宏大与壮观,如同雄鹰般高耸。接着,“字画示古?”则点出了碑文的古老与历史感,字迹虽已斑驳,却依然透露着岁月的痕迹。随后,“炳朗金薤垂,钩联铁纽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碑文的精美与严谨,金光闪耀的字迹仿佛垂下的绿叶,而铁纽的连接则稳固而有力,象征着历史的连贯与传承。
“横披若伏波,坚竖如执彗”运用比喻手法,将碑文的布局比作蜿蜒的波浪与直立的彗星,生动展现了其艺术美感与力量感。接下来,“古人书法精,点缀分巨细”赞扬了古代书法家的精湛技艺与对细节的把握,每一笔一划都蕴含深意。
“圣经旨义明,谟训督奋励”则表达了碑文内容的重要性,它不仅揭示了经典的核心思想,还起到了激励后人的作用。诗人特别提到了“赫赫李唐朝,玄宗亦英帝”,点明了碑文可能与唐代有关,尤其是与唐玄宗这一英明君主相关,强调了其历史地位与价值。
“涣词出宸思,揭书题圣制”说明了碑文的创作背景,即由皇帝亲自撰写或审定,体现了皇权与文化的结合。最后,“执笔表前代,勒石诏后世”总结了碑文的双重意义——既是对过去时代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的启示与教导。
然而,诗人在结尾处发出了“惜哉西南行,不作苞桑计”的感慨,表达了对碑文所在位置的遗憾,以及对未能采取妥善保护措施的惋惜。这不仅是对具体文物的担忧,也隐含了对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深层思考。
古磁透骨青,丝细花文镀。
扣作哀玉声,幽响漱清露。
来几千百年,何人为冶铸。
出土精色寒,冷光洗秋雨。
众缺独以全,谁得穷其故。
灵物现世间,应有鬼神护。
宝气夜识难,显藏关乎数。
嗜古癖且痴,披草斸荒墓。
父母生我身,圣贤觉我仁。
毫釐如有差,爱敬皆非真。
彼美名家子,意气凌苍旻。
浩瀚破千卷,挥毫若有神。
明月千古珍,灼烁光四邻。
用之弹鸟雀,叹息道旁人。
颜生尊四勿,张也敬书绅。
美玉藉山石,盘铭在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