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传得藕丝衫,浮海东来到岭南。
人向西回法东转,曹溪溪上建伽蓝。
达摩传得藕丝衫,浮海东来到岭南。
人向西回法东转,曹溪溪上建伽蓝。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名为《题寄南华寺(其一)》。诗中描绘了达摩祖师远渡重洋,将佛法传播至岭南地区的故事。达摩祖师通过传授佛法,使得人们在东西方向的交流中,法义得以东传,最终在曹溪溪畔建立起伽蓝,象征着佛法的广泛传播与深远影响。
诗中“达摩传得藕丝衫,浮海东来到岭南”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达摩祖师不畏艰难险阻,跨越大海,将佛法带到遥远的岭南地区的壮举。这里的“藕丝衫”可能是一种比喻,象征着佛法的细微与深邃,如同藕丝般细密而坚韧,能够穿透重重障碍,传递到远方。
“人向西回法东转,曹溪溪上建伽蓝”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传播的过程和结果。人们在东西方向的交流中,法义从西方回流,最终在曹溪溪畔建立了伽蓝,即寺庙,标志着佛法在岭南地区的扎根与繁荣。伽蓝的建立不仅是物质上的建筑,更是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象征着佛法在这一地区的影响深远且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达摩祖师事迹的描述,以及佛法传播过程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赞美。它不仅是一首咏史之作,也蕴含了对佛法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弘扬。
四檐密密又疏疏,声到蒲团醉梦苏。
恰似秋眠天竺寺,东轩窗外听跳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