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宜山谣·其七鞍马劳》
《宜山谣·其七鞍马劳》全文
元 / 谢应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鞍马劳,肉消髀,广西一去二千里。

借箸筹边丞相喜。

两年单骑八往还,青草黄茅瘴烟里。

鞍马劳,有如彼,不负公,不掠美。一寸忠丹报天子。

(0)
鉴赏

这首《宜山谣(其七)鞍马劳》由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描绘了戍边将士的艰辛与忠诚。

首句“鞍马劳,肉消髀”,形象地展现了戍边将士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状态,鞍马劳顿,身体消瘦,髀骨突出,生动刻画出他们的辛劳与牺牲。接着,“广西一去二千里”点明了戍边之地的遥远与险恶,进一步强调了将士们的付出。

“借箸筹边丞相喜”一句,以古代典故“借箸”比喻将帅献策,表达了将士们为国家边防出谋划策的贡献,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对他们的认可和赞赏。

“两年单骑八往还,青草黄茅瘴烟里”描绘了将士们频繁往返于边疆,面对恶劣环境的勇敢与坚韧。青草黄茅象征着边疆的荒凉,而“瘴烟”则暗示了环境的险恶与疾病的风险。

“鞍马劳,有如彼,不负公,不掠美”是对将士们辛勤付出的肯定,他们虽历经艰辛,但无怨无悔,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也没有贪功自美,体现了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精神。

最后,“一寸忠丹报天子”表达了将士们矢志不渝的忠诚之心,他们愿意用生命和热血来报效国家,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艰辛生活、忠诚精神以及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朝代:元   字:子兰   号:龟巢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生辰:1295~1392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你喜欢

元夕寄故乡诸友八首·其四

莫道他乡胜故乡,思归一日九回肠。

元宵忽共乡人语,为写新诗寄上庠。

(0)

早发通州望朝阳门

沧海熹微曙色红,露华清溢万年松。

君王正御蓬莱殿,钟鼓声高出九重。

(0)

后山诗为江西林宪副作

崔崔后山,清漳之漘。下蟠厚坤,上摩穹旻。

山有嘉植,维松维柏。亦有令人,维英维特。

维子润甫,恺悌君子。奕奕高堂,在山之趾。

道积于躬,静与山处。及时奋庸,怀山曷已。

山则升云,兴雨祁祁。有道于施,君子之宜。

大江之西,维国南服。政纪之明,不严以肃。

肃如秋霜,示民之威。熙如春阳,维民之怀。

维山之崇,不迁厥常。维君子誉,式永其彰。

(0)

题周昉折花仕女图为刘士宾赋

阳台雨过朝慵起,翠撒云鬟倦妆洗。

东君昨夜送韶光,春在花枝娇旖旎。

暖香暗袭红霞绡,沁入玉纤温不消。

麝脐龙脑避芳馥,金鸭沈檀皆罢烧。

含情欲与花神说,为诉芳心愁万结。

莫教零落五更风,蝶粉蜂黄共消歇。

(0)

塞上晚春忆家

新草满长堤,思乡望月迟。

露桃深中酒,烟柳淡涂眉。

秋塞关难掩,春江棹可移。

此身同越鸟,夜夜想南枝。

(0)

悲感二女遗物·其一空闺

壁网蛛丝镜网尘,花钿委地不知春。

伤心怕见呢喃燕,犹在雕梁觅主人。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