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耕与收获的画面,通过对农业活动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古人对土地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开篇“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直接描绘出广阔农田中人们紧张而有序的劳作场景,反映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古人对于农业活动的重视。
诗中的“我”字表明诗人亲身参与其中,“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等用词生动地展现了农事劳作的艰辛与繁忙。紧接着“既庭且硕,曾孙是若”一句,通过对比和衬托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在接下来的几行中,“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等字眼,用来形容农作物的茁壮成长和品质优良,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预期的愿望。而“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则明示了古人对于保护农田、防治病虫害的重视。
诗中还提及“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有渰萋萋,兴雨祈祈”,这部分内容反映出古人对自然力的敬畏和依赖,以及通过祭祀来求得丰收的宗教信仰。
末尾几句“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则通过对家族成员和祭品的描述,表现了丰收后的庆祝与感恩之情,以及对于家庭和谐、社会安宁的美好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还深刻地反映出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通过对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诗人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尊重自然的生活态度。
丁字溪流甚箭奔,忍看行色夕阳村。
三吴望远迷烟棹,九日登高泥酒樽。
诗得琼瑶今有意,感充怀抱更无言。
归欤一曲桐江好,西北通宵欲梦魂。
志士博古今,名贤口诵圣。
通则施所有,致君翼时政。
穷斯处岩穴,信道宗天命。
富贵贫贱耶,乌与一息竞。
先生抱蜀奇,不为席珍聘。
学易到深处,研几剧精静。
书屋数百椽,寒松夹幽径。
竹森潇洒观,泉逗潺湲听。
小人多谤訾,先生自吟咏。
其徒识所归,归雅不归郑。
今时自薄恶,先生自醇正。
其徒知所入,入贤不入佞。
忧弊以文救,敌邪以道胜。
先生终其为,彼俗徒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