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海上沸鲸波,下濑戈船战绩多。
俘馘可怜能汉语,军门闻巳奏铙歌。
中原鱼鳖争三辅,帝子琼瑶壮两河。
人事天时岂无意,杞人何计稳渔蓑。
传言海上沸鲸波,下濑戈船战绩多。
俘馘可怜能汉语,军门闻巳奏铙歌。
中原鱼鳖争三辅,帝子琼瑶壮两河。
人事天时岂无意,杞人何计稳渔蓑。
这首诗描绘了海上的战争场景,以及战后胜利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思考。首句“传言海上沸鲸波”以“沸鲸波”形象地描绘了海战的激烈与壮观,仿佛巨鲸在海中翻腾,引人入胜。接着,“下濑戈船战绩多”进一步点明了战争的地点和结果,暗示了军队的英勇和胜利。
“俘馘可怜能汉语,军门闻巳奏铙歌”两句,通过描述俘虏中的士兵能够说汉语,以及军门已经奏起欢庆的铙歌,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喜悦。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胜利的喜悦更加鲜明,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
“中原鱼鳖争三辅,帝子琼瑶壮两河”则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地域,描述了中原地区因战争而动荡不安,人们如同鱼鳖般在困境中挣扎,而帝王之子则在两河流域展现出强大的力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战争的影响,也暗示了权力的争夺与地域的控制。
最后,“人事天时岂无意,杞人何计稳渔蓑”表达了对战争背后深层意义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人类的行为与自然的规律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或意图?同时,通过引用“杞人忧天”的典故,诗人或许在反思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力感。整首诗在赞美胜利的同时,也蕴含着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凉意在何许,高柳荫汀洲。
移船藕花深处,待得月如钩。
一抹晚山残照,十顷醉红香绿,百_列琼舟。
浩歌激苍莽,豪气溢神州。
泛芙蓉,依绿水,并英游。
明年此会,可怜独是贾胡留。
赖有瀛洲仙子,能应尝为国子录。
少驻云霄高步,相与慰沈浮。
富贵傥来尔,有酒且相酬。
平生五湖兴,梦想白苹洲。
只今何处,卷帘波影漾风钩。
况值晚天新霁,菱叶荷花如拭,香翠拥行舟。
却为湖山好,牵思绕皇州。
柳边堤,竹里阁,旧曾游。
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
且对碧梧修竹,领略好风凉月,大白与重浮。
欲和凌云赋,佳思苦难酬。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
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
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
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
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
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追忆采芝翁。
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
举俗爱重九,秋至不须悲。
登临昔贤胜地,空愧主人谁。
滚滚长江不尽,叠叠青山无数,千载揖高姿。
况有贤宾客,同醉此佳时。
坐间菊,青作袂,玉为肌。
香英泛酒,风流绝胜酌酴醿。
莫话龙山高会,只作东篱幽想,应有故人思。
北望江南路,回首暮云披。
次韵以谢一雨洗烦溽,天气爽如秋。
江山佳处,眼明重见旧交游。
去国三千余里,俯视朝宗一水,共笑此生浮。
幸我扁舟具,归欲问菟裘。
叹君才,方进用,岂容休。
銮坡凤沼,情知不为蜀人留。
便恐升沈各异,后日相逢无处,别语易成愁。
记取平安使,时访荻花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