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吏何妨溺死灰,独将鸡肋抵轰雷。
翻嫌昔日王孙饿,宁受尊拳不受哀。
狱吏何妨溺死灰,独将鸡肋抵轰雷。
翻嫌昔日王孙饿,宁受尊拳不受哀。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对权力与尊严的深刻思考。首句“狱吏何妨溺死灰”,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狱吏残酷行为的不满,暗示了对权力滥用的批判。次句“独将鸡肋抵轰雷”,运用比喻,将微不足道的“鸡肋”比作面对强大力量时的无力反抗,形象地描绘了个体在强权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接着,“翻嫌昔日王孙饿”,通过反讽,指出那些曾经享受荣华富贵的贵族们,在权力失去后,反而对贫困生活感到不满,这反映了人性中对权力的贪婪以及对现实落差的敏感。最后,“宁受尊拳不受哀”,强调了宁愿忍受来自高位者的暴力对待,也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或怜悯,体现了对尊严的坚守和对社会不公的抗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和人物的描绘,揭示了权力与尊严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权力斗争中个体的无奈与挣扎,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残腊卷愁去,春至莫间愁。
荣枯会有成说,无处著机谋。
身世石中敲火,富贵草头垂露,何用苦贪求。
三尺布衣剑,千载赤松游。
忆亲朋,方丱角,总白头。
羊肠世路巇崄,莫莫且休休。
选甚范侯高爵,遮莫陶公钜产,争似五湖舟。
万事付蜗角,止坎谩乘流。
棋声特地,把十年心事,恍然惊觉。
杨柳楼头歌舞地,长记一枝纤弱。
破镜重圆,玉环犹在,鹦鹉言如昨。
秦筝别後,知他几换弦索。
谁念顾曲周郎,樽前重见,千种愁难著。
犹胜玄都人去後,空怨残红零落。
绿叶成阴,桃花结子,枉恨东风恶。
盈盈泪眼,见人欲下还阁。
拄杖凌高绝。
望千山隐隐,波澜动摇天末。
下有白云平远壑,涌起潮头喷雪。
浸绝岛、孤峰出没。
赤县神州何处是,但风烟、杳杳迷空阔。
呼不见,古人物。
碧松枝下青瑶石。
举头看、长空湛湛,淡琉璃色。
上界星辰多官府,夸父忙鞭日月。
任兔走、乌飞超忽。
宇宙茫茫如许大,百年间、何用争优劣。
身世事,一毛发。
访莺花陈迹,姚魏遗风,绿阴成幄。
尚有馀香,付宝阶红叶。
淮海维阳,物华天产,未觉输京洛。
时世新妆,施朱傅粉,依然相若。
束素腰纤,捻红唇小,鄣袖娇看,倚阑柔弱。
玉佩琼琚,劝王孙行乐。
况是韵华,为伊挽驻,未放离情薄。
顾盼阶前,留连醉里,莫教零落。
正霜浮菊浅,露染枫深,九秋佳景。
梅报南枝,一点和羹信。
峻岳生申,太山瞻鲁,瑞启千年运。
飞帛奎文,仪皇韶祉,明良相庆。
岁值丰登,道方开泰,塞骑尘收,海鲸波静。
几斗璇枢,仰三阶平正。
保定乾坤,亲扶日月,万宇同歌咏。
此寿彭珊,侔勋周召,致君尧舜。
风餍雨足,也解为花地。
收拾浮云放新霁。
爱调亭小翠,点滴猩红,新妆了,妃子朝来睡起。
遥知春有主,整顿欢娱,兴在新亭锦围底。
便选歌燕赵,授简邹枚,须记作他日,城山盛事。
笑东君不用管杨花,任飞去天涯,在东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