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虚白露漙,木叶下危阑。
月澹钟声晓,灯青剑影寒。
人心山莽莽,世事海漫漫。
何日平胡虏,西风望眼宽。
霄虚白露漙,木叶下危阑。
月澹钟声晓,灯青剑影寒。
人心山莽莽,世事海漫漫。
何日平胡虏,西风望眼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㯝的《秋夕》,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志向。首句“霄虚白露漙”写出了秋夜天空高远,露水晶莹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次句“木叶下危阑”则描绘了落叶飘零,倚栏而望的情景,寓含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之意。
“月澹钟声晓”描绘了月亮微弱,晨钟悠扬的场景,暗示着黎明将至,也暗含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的“灯青剑影寒”通过孤灯与剑影,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壮志,剑影寒意,寓意着诗人欲以武力平定边患的决心。
“人心山莽莽”和“世事海漫漫”运用比喻,表达出人世间的纷繁复杂和个人内心深处的广阔无垠,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忧虑。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西风望眼宽”,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早日平定边疆,收复失地,视野开阔,心怀天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思和壮志豪情。
千钱得斗米,一斛当万钱。
嗟汝蚩蚩民,何恃以自全。
我欲告父老,食为汝之天。
勿结迎神社,勿饰杭湖船。
筑室勿斲削,但取垣屋坚。
妇女省钗泽,野妆何用妍。
趋利常处薄,众役常在前。
岁时相劳苦,盛馔一豚肩。
近市可致酒,虽薄亦醺然。
切勿慕公卿,早朝妨熟眠。
亦勿谋高赀,贪吏不汝怜。
有负固吹毛,无罪亦株连。
岂暇论曲直,梃系如登仙。
短褐与饭豆,温饱可终年。
草庐挂苇箔,乃可数世传。
朱门虽赫赫,变化如飞烟。
为农最得策,本无禄与权。
时平自逸乐,奉牲祭其先。
不幸有散徙,均为寓民编。
吾诗不足徵,请读七月篇。
《闻吴中米价甚贵二十韵》【宋·陆游】千钱得斗米,一斛当万钱。嗟汝蚩蚩民,何恃以自全。我欲告父老,食为汝之天。勿结迎神社,勿饰杭湖船。筑室勿斲削,但取垣屋坚。妇女省钗泽,野妆何用妍。趋利常处薄,众役常在前。岁时相劳苦,盛馔一豚肩。近市可致酒,虽薄亦醺然。切勿慕公卿,早朝妨熟眠。亦勿谋高赀,贪吏不汝怜。有负固吹毛,无罪亦株连。岂暇论曲直,梃系如登仙。短褐与饭豆,温饱可终年。草庐挂苇箔,乃可数世传。朱门虽赫赫,变化如飞烟。为农最得策,本无禄与权。时平自逸乐,奉牲祭其先。不幸有散徙,均为寓民编。吾诗不足徵,请读七月篇。
https://shici.929r.com/shici/sLpm4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