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深之二首·其一》
《次韵王深之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若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事纵未涯心已老,山虽许远梦能归。

团蒲稳坐亦不恶,扪虱工夫趁早晖。

(0)
注释
事:事情。
纵:即使。
未涯:未尽。
心已老:内心感到衰老。
山:山。
许远:遥远。
梦能归:在梦中可以返回。
团蒲:团团的蒲草垫子。
稳坐:安稳地坐着。
亦不恶:也并不坏。
扪虱:捏着虱子。
工夫:时间。
趁早晖:趁着早晨的阳光。
翻译
尽管事情还未结束,内心却已感到苍老。
尽管山遥路远,梦中还能回到故乡。
鉴赏

这两句诗是李若水在《次韵王深之二首(其一)》中所作。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非常丰富,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家乡的深切思念。

"事纵未涯心已老" 这句话传递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时光飞逝、年华老去的感受。"事" 指的是世间万事,"纵" 表示任由,而 "未涯" 则意味着没有尽头,这里暗指无论多么繁复的事物都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而 "心已老" 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这一点的深刻体会,即便是面对纷杂世事,内心也已经感到疲惫和沧桑。

"山虽许远梦能归" 这句话则抒写了诗人的乡愁。尽管 "山"(这里代指遥远的地方)与自己之间的距离很远,但在梦中,诗人依然能够回到那个地方。这一句表达了一种对家乡深深的情感寄托,即便身处他乡,也无法割舍对故土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意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时光的无奈怀念。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于生命、时间和家乡的深层次理解。

作者介绍
李若水

李若水
朝代:宋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猜你喜欢

斋宿和廖鸣吾

龙池花木锁春阴,静向环中一洗心。

隐几绪风传促漏,开帘孤月出遥岑。

歌翻清庙无疏越,梦入钧天有大音。

却忆卜郊虚二载,紫坛今喜翠华临。

(0)

答黎惟仁惠酒肴兼柬梁思伯

闭关守元命,太和摄流形。

鸢鱼各自适,玄天本无声。

所以谢密亲,胸次遗将迎。

柬书懒不观,口实奚经营。

忆昨承嘉惠,璀璨罗前庭。

旨酒逾凉州,侑以果与蒸。

时自斟酌之,独醉还独醒。

东风吹庭绿,好鸟来嘤嘤。

虽无座上宾,贲然如友生。

室迩人自远,岂必长合并。

尧舜几千年,其心一以精。

羹墙至今在,所贵恒思诚。

不见唐棣花,翩翩良可明。

千里犹接迹,寤寐向班荆。

龙潜且蠖诎,时哉观我生。

(0)

又倒和前韵赠一瓢道人

姑射真人簪玉莲,不知瀛海几桑田。

乾坤铅汞元非药,帝霸皇王别有天。

长叹瞿坛皆玉眼,相传桂父是毛仙。

坡山洞口休移杖,咫尺藤萝混瘴烟。

(0)

同陈明水三谢何古林登五层楼次韵二首·其一

自从踪迹落人间,荏苒韶光迟尔还。

此日登临同驻足,百年天地几开颜。

半空筋斗何妨打,上界仙人一任闲。

独向程门怜上蔡,祇能攻出利名关。

(0)

春日写怀二首·其一

门长云萝翳僻居,春风还亦到吾庐。

病馀勾漏堪求药,老向河汾只著书。

白雪岂能谐下里,痴人犹自梦华胥。

陂源十亩生涯地,时课儿童灌早蔬。

(0)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其三

美酝奇葩式燕多,雪园云洞意如何。

芬芳不数金盘露,窈窕应怜玉树歌。

浮白儿童知爱客,净空星月不生魔。

绯桃紫杏依相妒,戏蝶狂蜂莫浪过。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