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东南天,巨浸无津壖。
雄风卷昏雾,干戈满楼船。
此时尉佗心,儿童待幽燕。
三寸陆贾舌,万里汉山川。
若令交趾货,尽生虞芮田。
天意苟如此,遐人谁肯怜。
迢迢东南天,巨浸无津壖。
雄风卷昏雾,干戈满楼船。
此时尉佗心,儿童待幽燕。
三寸陆贾舌,万里汉山川。
若令交趾货,尽生虞芮田。
天意苟如此,遐人谁肯怜。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开篇“迢迢东南天,巨浸无津壖”两句,以宏大景象铺陈开来,东南辽阔的天空与无法渡越的汹涛河流,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雄风卷昏雾,干戈满楼船”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势磅礴的情景,其中“干戈”一词更添了一份剑拔弩张的紧张感。
然而,在这壮阔的自然背景下,诗人却表达出一种淡然与超脱。"此时尉佗心,儿童待幽燕"中,“尉佗心”指的是不受世俗羁绊的心境,而“儿童待幽燕”则是对自由自在状态的向往。
接下来的“三寸陆贾舌,万里汉山川”两句,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言论和世事的超然态度。陆贾舌虽小,却能说动天下;而汉山川之广阔,则是对远离尘嚣的心灵之旅的描写。
最后,“若令交趾货,尽生虞芮田”及“天意苟如此,遐人谁肯怜”两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命运的接受与超脱。即便是被迫远行,也只是一种宿命的安排;而对于那些远离尘世之人的遭遇,又有谁会去怜悯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自由,以及面对命运时的豁达。
李某崆峒人,生长西北蕃。
赤鬓如猬毛,仅能为汉言。
筋力勇自负,马上带两鞬。
作贼十数年,身有百刃痕。
泳河不用舟,羊革随轻轩。
危厄辄自脱,天幸尚得存。
过壮忽自悔,翻然归汉恩。
徙家汾水阳,百口蒙轻温。
拜官随立功,俄列上閤门。
封侯未可量,专城谁复论。
已见狄将军,堂堂枢府尊。
由来功名际,雕鹗胜皇鹓。
富贵百恶除,讵问钳黥髡。
岂与诗书士,履绳不敢奔。
终身蹈薄冰,众口犹喧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