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虞兴圣孙,诗律早专美。
乐府度新声,宫酺奉天子。
鲜风猎兰苕,华月濯桃李。
独有连眉郎,才称劣相比。
颇闻竹窗句,流落绮纨耳。
吏曹久失调,幕府感恩起。
从军五十篇,王粲惭率尔。
胡沙动霜草,开卷得千里。
骞翔大蓬拜,转顾触排毁。
晚升八座崇,谢事知所止。
高文茂支庶,埋灭长已矣。
斯人今不亡,正赖数番纸。
咄嗟齿踰壮,日就无闻耻。
勉哉课谣吟,请自田居始。
君虞兴圣孙,诗律早专美。
乐府度新声,宫酺奉天子。
鲜风猎兰苕,华月濯桃李。
独有连眉郎,才称劣相比。
颇闻竹窗句,流落绮纨耳。
吏曹久失调,幕府感恩起。
从军五十篇,王粲惭率尔。
胡沙动霜草,开卷得千里。
骞翔大蓬拜,转顾触排毁。
晚升八座崇,谢事知所止。
高文茂支庶,埋灭长已矣。
斯人今不亡,正赖数番纸。
咄嗟齿踰壮,日就无闻耻。
勉哉课谣吟,请自田居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对唐代诗人李益诗歌的评价和感慨。贺铸首先赞扬了李益的才华,称其为“兴圣孙”,诗律娴熟,尤其在乐府诗方面独树一帜,能创作出新颖的曲调,深受天子喜爱。他描绘了李益作品中的清新风格,如兰花、月色下的桃李,以及其与妻子的深情诗句。
然而,贺铸也指出李益的一些作品可能过于华丽,流于表面,未能深入民间,仅被纨绔子弟欣赏。接着,他提到李益曾因官场失意而离开,但后来通过写作五十篇军旅诗,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连王粲都感到自愧不如。他的诗歌如同胡地的沙尘,虽充满艰辛,却能跨越千里,给人以广阔视野。
贺铸还惋惜李益晚年虽然地位尊崇,但仍选择辞官归隐,他的文学成就并未因官场浮沉而埋没。他认为李益的诗歌精神永存,多亏了那些流传下来的诗篇。最后,贺铸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年岁渐长,但仍以此为耻,鼓励自己继续学习李益的诗歌,从田园生活中汲取灵感。
总的来说,贺铸通过对李益诗歌的品评,表达了对前辈诗人的敬仰,同时也借此反思自己的创作态度。
南山北山天接连,西湖环山水涵天。
佛宫鳞鳞割人境,胜日杖履相周旋。
久闻龙井未得到,神龙卧靳俗语喧。
脱身干戈偶不死,步屧十里沙石坚。
眼明见此屋突兀,修廊广殿钟鼓传。
笋芽供羹坐取饱,茶乳沃舌听谈禅。
塔中老人呼不起,至今墙壁尚炽然。
诸孙其谁嗣衣钵,但见持律俱精专。
吾身误落世缨网,白发未解忧患缠。
问龙乞地一席许,作庵共结香火缘。
关西多名流,后出亦豪侠。
三年佐幕府,论事费口颊。
人情易薰染,久或化为怯。
不如殽黾去,归路马蹀躞。
虽无米千斛,尚有书百箧。
吾曹官为家,穷老漫随牒。
南州美风土,水净山九叠。
子尝访之我,行欲买舟楫。
我本江湖人,妙处饱经涉。
谁能老作伧,政恐梦为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