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西近胡,一片黄沙地。
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
风月尽悲凄,草木多憔悴。
况是逐臣妻,那能不洒泪。
雁门西近胡,一片黄沙地。
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
风月尽悲凄,草木多憔悴。
况是逐臣妻,那能不洒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充满了苍凉与哀愁。开篇“雁门西近胡,一片黄沙地”,以雁门关为背景,点明了地点的荒凉与边疆的遥远,暗示了环境的艰苦。接着“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烽火连天,角声高亢,渲染出战争的紧张氛围和边关的不宁。而“风月尽悲凄,草木多憔悴”两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人的情感融入其中,表现出一种普遍的悲哀与凄凉感。
最后,“况是逐臣妻,那能不洒泪”则直接点明了诗中人物的身份——一位被贬谪官员的妻子,她目睹丈夫远赴边关,心中充满了不舍与忧虑,泪水不禁滑落。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边关生活的艰辛与人物情感的复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