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是聪明志士,常迷东灶黄庭。
参同大易事分明,不晓醉眠难醒。
若遇高人指引,都来不费功程。
北方坎子是金精,忍得黄牙方盛。
任是聪明志士,常迷东灶黄庭。
参同大易事分明,不晓醉眠难醒。
若遇高人指引,都来不费功程。
北方坎子是金精,忍得黄牙方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岩的《西江月(其二)》。诗中的“聪明志士”指有才华和抱负的人,而“迷东灶黄庭”则是说这些人往往沉迷于道家修炼之术,东灶、黄庭都是古代道教修炼内丹的名词,代表了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评。
“参同大易事分明”一句,借用《易经》的智慧来比喻人生的复杂变化,暗示了生活中的事情虽然复杂多变,但仍然可以通过智慧去理解和把握。然而,“不晓醉眠难醒”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即便有智慧也难以避免生活中的迷茫和困顿。
“若遇高人指引,都来不费功程”一句,提出了一种解决之道,那就是如果能遇到真正的智者或高人指导,就可以轻松地掌握事物的发展变化,不需要投入过多的努力。
最后两句“北方坎子是金精,忍得黄牙方盛”则充满了象征意味。北方坎子在五行中属水,其精气被比喻为金,是一种高级的修炼境界;“忍得黄牙方盛”中的“黄牙”在道教中代表的是仙人的长寿状态,这里用来形容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充实和成就。整句话是说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修炼和等待,才能达到生命力的旺盛和精神的充实。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美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修养和智慧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