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卷出相寻,往往偕风雨。
从此得新题,但向松间语。
挟卷出相寻,往往偕风雨。
从此得新题,但向松间语。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的《还山忆旧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后,与自然界的风、雨、松树之间和谐共处的情景。
“挟卷出相寻,往往偕风雨。” 开篇以“挟卷”形容风的强劲,风带着云雾,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常常伴随着风雨而来。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和动态美。
“从此得新题,但向松间语。” 这两句转而描写诗人归隐山林后的日常。在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洗礼之后,诗人仿佛找到了新的灵感源泉,开始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对话。这里的“新题”,既指诗人对生活的新感悟,也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发现。而“松间语”,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松树之间的交流,或许是在倾听松涛的声音,或许是在与松树对话,表达了一种心灵上的共鸣和亲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隐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及从中获得的精神愉悦和灵感激发。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
阁在青围翠绕中,何时我辈略搘筇?
亦闻佳处无多子,只有千峰与万峰。
山房牙签三万轴,六丁下取归群玉。
空余坡老枯木枝,雪骨霜筋插云屋。
楞伽老僧怀两贤,作堂要与祠千年。
只供清风荐明月,不用秋菊兼寒泉。
江西社里曾常伯,李家玉润苏家客。
并遣巫阳招取来,分坐庐山泉上石。
一代名臣张右丞,玉山头作紫霄亭。
如今再得戴安道,拈出旧时山色青。
不栽繁杏试晴红,不种垂杨拂暖茸。
堂下生涯无一物,月中修竹雪中松。
云雾开衡岳,波涛息洞庭。
是邦谁岳牧,西掖一文星。
有眼难人物,斯代尚典刑。
如何闲处著,不遣肃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