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觐国方伯以密娱轩索诗赋赠》
《刘觐国方伯以密娱轩索诗赋赠》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数肘幽居绿满盈,阶前百草日欣荣。

亚枝玉树花争发,斛水朱鳞饵不惊。

千古周旋宁作我,一时礼法亦从卿。

焚香扫地无馀事,独向缥缈觅旧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幽居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和谐之美。首句“数肘幽居绿满盈”,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隐居之所的环境,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接着,“阶前百草日欣荣”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着大自然的万物在春日里蓬勃生长。

“亚枝玉树花争发,斛水朱鳞饵不惊”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玉树的花朵与水中朱红的鱼儿并置,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形态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千古周旋宁作我,一时礼法亦从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规则之间关系的思考。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个人始终应坚守自我,同时也要尊重社会的规则与秩序。这既是对个人品格的强调,也是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最后,“焚香扫地无馀事,独向缥缈觅旧盟”则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朴与精神追求的高远。通过简单的仪式——焚香扫地,诗人将日常生活提升到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寻找与过去的约定或理想,体现了其深邃的精神世界和对传统价值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我、社会以及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隐逸情怀与自然哲学的完美结合。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酒泉子 胥山松涛(在县东南十八里德化?

百亩胥峰,道是子胥磨剑处,嶙峋白石几番童。
时有兔狐踪。
山前万个长松树。
下有高人琴剑墓。
周回苍桧四时青。
红日战涛声。

(0)

满江红 赠敬庵葛道(原作通,据道藏改)人

道本无言,要学者、潜通默识。
若万虑俱捐,虚灵湛寂。
动处调停水中火,定中究竟波罗密。
问玄关、一*在何宫,中间觅。
不是心,不是物。
不是仙,不是佛。
只这些端的,鲜人知得。
迷者到头空苦志,悟来不费些儿力。
看无中、生有产灵胎,阳神出。

(0)

沁园春·叉手者谁

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
只这些伎俩,人犹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
我为诸公,分明举似,老子瞿昙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
可怜后学无知。
辨是是非非没了期。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道儒释子,一理何疑。
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
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

(0)

满江红 授觉庵

道本自然,但有为、头头是错。
若一味谈空,如何摸索。
无有双忘终不了,两边兼用遭缠缚。
都不如、默默守其中,神逸乐。
过去事,须忘却。
未来事,休详度。
这见在工夫,更休泥着。
六欲不生三毒灭,一阳来复群阴剥。
悟真空、抱本还元虚,为真觉。

(0)

沁园春·得遇真传

得遇真传,便知下手,成功不难。
得癸生之际,抽铅添汞,火休太燥,水莫令寒。
鼓动巽风,扇开炉*,武炼方烹不等闲。
金炉内,个两般灵物,锻炼成丸。
先须打破疑团。
方透归根复命关。
使赤子乘龙,离宫取水,金公跨虎,运火烧山。
金公无言,姹女敛袂,一个时辰炼就丹。
浑吞了,证金刚不坏,超出人间。

(0)

沁园春·曲径旁蹊

曲径旁蹊,三百六十,门门不同。
若泥在一身,终须着物,离于形体,又属顽空。
无有兼行,如何下手,两下俱捐理不通。
修真士,若不知玄窍,徒尔劳工。
些儿妙处难穷。
亲见了、方能达本宗。
况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观之似有,觅又无踪。
个个见成,人人不识,我把天机泄与公。
玄关窍,与虚无造化,总在当中。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