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
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他特有的雄浑笔触描绘了一场旅行中的感受。开篇“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景物距离的误判与发现,鹊山原本以为就在眼前,却不料湖水如此宽广长远,这种错愕之情充满了诗人的内心。接下来,“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两句,则透露出诗人此次旅行的独特意义和目的,以及对这次旅行中所要做的事情,如同“访戴”,而且并无需急于返回,可以从容不迫地驾起船只(“缓归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旅行中的意趣。李白以其超凡脱俗的才情,将这种即兴之作提升至哲理与美学的高度,使读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怀和当下的境遇。
淫雨弥半月,河流涨通衢。
旧畿十万家,太半忧为鱼。
旅楼起复卧,神气郁不舒。
床床苦漏湿,岂暇论侏儒。
缅怀十载间,洚水频三吴。
三吴莽一壑,平陆纷施罛。
老羸委沟溪,少壮泣路隅。
鬻卖及男女,庶几活须臾。
民穷已到骨,乃复剥其肤。
自天发明断,元恶随就诛。
畴咨用稷契,跻世当黄虞。
政拟疮痍瘳,讵意疾痛呼。
阴阳系调燮,此理信不诬。
寄言秉钧者,治安宜早图。
楚客悲秋已自愁,况于客病事悠悠。
金灯对我吟清夜,苔研赚人空白头。
犹许存名参释老,那知有道本伊周。
风翻木叶露初下,笑指家林归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