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光摇赤日,鱼性正怀新。
汲井翻银浪,清渠蹙翠鳞。
桔槔看物变,升斗笑波臣。
试问临流者,兰亭第几人。
池光摇赤日,鱼性正怀新。
汲井翻银浪,清渠蹙翠鳞。
桔槔看物变,升斗笑波臣。
试问临流者,兰亭第几人。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池塘边的一幅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阳光下池水与赤日相映的景象,以及鱼儿在水中游动的情态。通过“摇”字,生动地表现了池水在阳光照射下的波动,而“赤日”则强调了夏日阳光的炽热与强烈。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汲水时银色水桶在清澈水流中翻滚的景象,以及水面波纹对映着翠绿鱼鳞的动态美。
“桔槔看物变”,桔槔是古代的一种提水工具,此处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更替。“升斗笑波臣”,“升斗”指量器,这里借指人们的生活所需,而“波臣”则是波涛中的臣子,此处用以比喻汲水的人们,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满足与乐观态度。
最后,“试问临流者,兰亭第几人”,诗人以兰亭集会为典故,询问在池边临水而坐的人中,又有多少能像当年兰亭雅集的文人那样,享受自然之美,抒发心中的感慨。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生活场景的欣赏,也蕴含了对历史文人雅集的向往与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池塘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
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露滋不堪栖,使我夜常啼。
愿逢云中鹤,衔我向寥廓。
愿作城上乌,一年生九雏。
何不旧巢住,枝弱不得去。
何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
第一百九十四卷
荆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
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
人情厚薄苦须臾,昔似连环今似玦。
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
旁人见环环可怜。
不知中有长恨端。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照绿蘋。
忽闻歌苦调,归思欲沾巾。
临池见科斗,美尔乐有馀。
不忧网与钩,幸得免为鱼。
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